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转型路径.docx
文件大小:40.4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3.32千字
文档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转型路径

【摘要】为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溧阳市文化小学抓住“蚕桑文化”劳动教育特色项目,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建劳动教育新空间,开发各类课程,构建劳动教育新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劳动观育,并通过顶层设计,形成了开放、动态、迭代的劳动教育评价模式,助力学生劳动素养形成。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教育教育资源课程建设

2018年,“劳动教育”被纳入人全面发展的教育。2021年,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国家在提倡“双减”的同时,也提出了“双增”,并建议推进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的作用。由此,学校劳动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契机。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溧阳市文化小学紧扣“蚕桑文化”这一劳动教育特色元素,整合了校内外的劳动教育资源,融合创生了蚕桑劳动课程体系,提炼了目标明确、途径鲜明的劳动方式,形成了学校主导的家校社教育共同体,构建劳动教育新样态,真正做到“提质增效”,实现劳动教育与“双减”政策同频共振。

一、建场域:形成劳动教育新空间

(一)解决在哪里劳动的问题

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对劳动基地的建设提出了保障要求。学校在整合原先蚕桑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生,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从“校内实践场”和“校外实践场”两个维度打造劳动教育空间。校内实践场包含“自然种植园”“环境管理场”“班级劳动区”“美食制作坊”“创意工作室”等,让校园每个空间具有劳动育人价值,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场所。此外,学校还结合了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社会资源,创造性地开发了“农村原始桑田、地方苏南蚕桑研究所、深山沟家庭农场”的“一田一所一场”校外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劳动教育实施提供场所保障。

(二)解决谁来教的问题

要实现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必须依靠全社会共同的力量。为推动和引领劳动教育深入开展,学校形成了上下联动、家校社合力育人的劳动教育新格局。首先,从内入手,在原有教师队伍基础上进一步培训具有一技之长的新教师,将在劳动、科学、美术等领域有特长的教师,根据其学科背景、技能特点和劳动需要,匹配到学校劳动教育队伍中,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其次,从外着眼,依托校外基地,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组建社会志愿者辅导团队,作为外聘师资力量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推进劳动教育工作的落实。最后,牢牢抓住家长主体,通过建立家长志愿者团队,发挥家长作用,让其成为学校劳动教育中的关键指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共育的劳动教育新生态。由此打通学校与社会、课堂与生活之间的通道,从而形成学校领导下的劳动教育共同体,创造全社会共同教育的新环境。

二、创课程:构建劳动教育新体系

为实现更好的劳动教育,学校对现有劳动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结合国家课程与地方特色,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了专题化、融合化、项目化和综合化课程所组成的“蚕桑文化”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专题化课程

利用固定时间集中进行劳动教育,每周一課时,以学校及家庭为主要劳动教育场所,以专题学习为主要方法,实现劳动教育的启蒙教育。如学校开设了“桑博园”课程,据此开设“认识桑树”“桑树养护”“桑树种植”“蚕桑文化”等主题课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桑树知识,了解蚕桑文化,为后续的劳动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学校还开设了“蚕宝小卫士”课程,贯穿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专题化课程设计,力求培养学习者对生活劳动操作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形成,以及对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的培养。

(二)融合化课程

将蚕桑文化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相融合,找准课程与劳动教育的锚点,以最恰当的方法有机融合劳动教育元素,多路径、全方位地开展劳动教育,以推进五育一体化。如与语文课程相融合,创生出了“诗词探秘厅”“导游成长记”“寻根识字群”等课程,寻找蚕桑文化之源流;与艺术课程相融合,创生出了“桑茶韵味”“蚕茧作画”“采桑舞蹈”等课程,感受蚕桑文化之魅力;与体育课程相融合,创生出了“专题游戏展”“主题运动会”“节律成长季”等课程,体验蚕桑文化之快乐;等等。融合化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完成劳动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及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三)项目化课程

项目化课程以项目为导向,进行大周期的劳动实践。此课程在4~5月份开设,与春蚕养殖时间相吻合。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时间,设计了丰富的项目化课程,如“桑树繁殖”“蚕宝喂养”“蚕宝上山”“抽丝纺线”“蚕桑美食”等。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完成研究性劳动项目任务,经历劳动全过程,探究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劳动素养得以培养。

(四)综合化课程

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如学校开展了“商场义卖活动”,将学校蚕桑课程中自制的蚕茧画、蚕茧工艺品、蚕桑美食等进行义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