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多维碳源擘画非粮蓝图
2023非粮生物质开发关键技术与产业结构解读
June2023
Copyright@DeepTech2023
SEQUO1ACAPITAL四
红杉中国|CHINA
Allrightsreserved.
DEEPTECH
水木络绎
立足多维碳源擘画非粮蓝图
2023非粮生物质开发关键技术与产业结构解读
03导语
04Chapter1.非粮生物质产业浪潮已至碳源迭代,引领生物产业大规模商业化
12Chapter2非粮生物质开发技术突破方向串联生物制造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
30Chapter3非粮生物质推动产业发展与结构变革降本、扩张、提速、聚集,带来产业升级新范式
40展望
41版权说明
导语
双碳目标引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构建更加绿色可持续的生产制造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全球生物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加速推进,生物制造成为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部分非粮生物基产品竞争力与化石基产品相当,高质量、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体系初步建立。
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发酵的手段生产生物基材料,既是对秸秆等生物质高附加值的利用,也有力支撑“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生物基材料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非粮生物质的开发尚未实现大规模技术突破,产业升级迭代潜力巨大。非粮生物质的开发有望成为生物基材料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基于非粮碳源、通过发酵或催化实现生物基产品对石化基产品的替代和升级,成为提升生物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非粮生物质主要包括木薯等淀粉类经济作物、木质纤维素(如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薪炭林)等不是以粮食作为原材料的生物质资源。中国年产各类非粮生物质资源超过35亿吨,其中农业废弃物9.6亿吨、林业废弃物3.5亿吨,产量巨大且性质稳定,理论上是生物质资源利用中避免粮食消耗的最佳替代品。
以木质纤维素为代表的非粮生物质是地球最为丰富的一种可再生资源,被认为是可持续能源和绿色化学工业的重要来源之一。非粮生物质开发作为串联生物制造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向上促进农业废弃利用、边际土地开发、农业育种;向下推动生物制造降本增效,助力生物基材料能源规模扩张。
本报告聚焦非粮生物质开发关键技术,重点关注非粮生物质高效糖化、非粮生物质综合利用、酶与工业菌种开发,以及由非粮生物质利用带来的产业结构变革。
DEEPTECH3
碳源迭代,非粮生物质引领大规模商业应用
·边际土地利用与秸秆开发,助力粮食安全·全球非粮生物质开发模式
·生物基材料成为非粮生物质产业应用的潮流方向
非粮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
DEEPTECH4
生物质资源高效开发产业潜力巨大
·生物质开发助力碳中和
·横跨20年,全球生物质产业政策支持全面展开
Chapter1
非粮生物质产业浪潮已至
生物质资源高效开发产业潜力巨大
生物质资源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占可再生资源的55%,占全球供应的6%以上,从2010年到2021年,现代生物质资源的使用平均每年增长7%,且呈上升趋势。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1至2030年国际生物质利用规模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50%的生物质资源的供应来自不需要土地使用的废物和残留物。
当前中国生物质能总资源量达到37.95亿吨,开发潜力为4.6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资源产生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到2030年中国生物质总资源量将达到37.95亿吨,到2060年我国生物质资源量将达到53.46亿吨。当前中国生物质资源真正转化为能源利用的不足0.6亿吨标准煤。中国生物质产值已达到10万亿规模,未来全球生物经济的规模预计可以达到30万亿美元,未来生物质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0.0%
9.8%
—
50.6%
24.4%
25.1%
13.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