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玉米茎腐病与褐斑病全面综合防治策略的深入分析.docx
文件大小:19.8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5.45千字
文档摘要

玉米茎腐病与褐斑病全面综合防治策略的深入分析

随着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玉米茎基腐病与褐斑病的发生情况也日益加剧,严重影响玉米种植产量以及农民的经济效益。明确玉米茎基腐病与褐斑病的发生特点、症状与防治措施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玉米茎基腐病与褐斑病的发生特点、症状,提出针对性防治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一、玉米茎腐病概述

1、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流行特点

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腐霉菌、镰刀菌以及细菌等,腐霉菌是玉米茎基腐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腐霉菌是一类常见的土壤习居菌,其种类繁多,适应性强,能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生存繁殖。腐霉菌通过土壤传播成为主要的侵染途径,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作为营养来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迅速繁殖,并通过根系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的方式侵入玉米植株体内,导致茎基部腐烂,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和降雨的增加,病原菌通过气流、风力和雨水等媒介在田间广泛传播蔓延。同时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也会携带病菌传播病害为病害的蔓延提供有利条件。

2、玉米茎腐病多发原因

①气候条件因素

一是高温因素。在高温环境下,病原菌的代谢活动会加快,当气温稳定在15~20℃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率、侵染能力和致病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二是高湿因素。高湿环境不仅有利于病原菌的存活和繁殖,还能促进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病原菌的孢子能更容易地附着在玉米植株表面,并通过气孔、伤口等自然孔口侵入植株体内。除此以外,高湿还能降低玉米叶片的蒸腾作用,使植株体内水分蒸发减少,增加叶片表面的湿度和病原菌的附着机会。在雨季或连续阴雨天气后,玉米茎腐病往往容易暴发成灾。三是温差因素。特别是在雨后骤晴的情况下,由于土壤湿度大、气温急剧上升,形成了较大的昼夜温差,不仅会影响玉米植株的生理代谢和抗性水平,还会加剧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速度,病原菌的孢子更容易萌发并侵入植株体内,植株的抗逆性会相应降低,增加了茎腐病的发生风险。

②玉米品种自身的抗病性

玉米品种自身对于病害的抗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遗传背景的影响,不同品种的玉米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遗传特性,包括对病害的抗性。但是并不是所有品种的玉米都对茎基腐病有着较强的抗性,部分矮秆、早熟或特定遗传背景的品种,由于缺乏有效的抗性基因或抗性基因表达不足,而表现出对茎腐病的敏感性,遗传上的脆弱性使其在遭遇病原菌侵袭时,更容易受到感染并出现病害症状。除了遗传背景外,玉米植株的生理状态和防御机制也是影响其抗性的重要因素。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玉米植株能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和防御机制来抵御病原菌的入侵,其可以产生抗菌物质、激活免疫反应、调节细胞壁结构等,以阻止病原菌的进一步侵染和扩散。但当米植株处于生长不良、营养缺乏、水分失衡或受到其他逆境胁迫时,其生理状态和防御机制可能会受到破坏或削弱,导致玉米植株的自身抗性下降。

③玉米种植期间的田间管理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密不可分,玉米在种植的过程中若肥水管理措施不科学,将会导致茎基腐病的快速暴发。例如,过量施用氮肥、灌溉过多会使玉米田间植株之间通风透光不良,为茎基腐病病原菌的传播提供了理想环境。而当玉米植株长势过于蓬勃、过度生长时,抗倒伏性将减弱,增加了植株倒伏和茎基腐病发生的风险。当田间管理中缺乏适当的肥料和水分供应时,玉米植株生长疲弱、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受到茎基腐病的侵袭;而过度干旱或缺水会使玉米植株生长不良、养分吸收减少、抵抗病害的能力明显降低,增加了茎基腐病的发生风险。

3、玉米茎腐病的危害症状

玉米茎基腐病在发病初期症状较为隐蔽,此时受害部位仅表现为轻微的变色或软化,叶片外观看似正常,但实际上植株内部已经开始发生病变。当病情发展至中期阶段时,受害茎基部开始出现水渍状病斑,颜色由淡褐色逐渐加深为深褐色或黑色,病斑边缘模糊,与健康组织界限不清,此时玉米植株的支撑能力显著下降,叶片因养分和水分传输受阻而逐渐变黄、萎蔫,甚至脱落。由于茎基部组织的大面积腐烂,玉米植株的支撑力几乎丧失,极易发生倒伏。倒伏后的玉米植株不仅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还容易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袭。

二、玉米茎腐病的防控技术要点

1、优选玉米抗病品种

通过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可以有效降低茎腐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广泛种植的鲁玉319、苏玉618、苏玉617等品种都具备较强的抗病性、高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2、加强玉米种植期间的农业防治

若玉米植株生长至抽雄期时感染茎基腐病,需要立即将患病的植株清理干净;采用轮作的方式,与蔬菜、土豆、水稻等农作物进行3年的轮作,避免病原菌长期积累于土壤中;保证栽植密度的科学、合理,通常情况下,当土壤耕作层的温度稳定在8℃时,且近期昼夜稳定、未出现温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便可准备开始玉米播种工作,播种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