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凤阳小麦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应对减损措施的完善探讨.docx
文件大小:19.6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5.35千字
文档摘要

凤阳小麦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应对减损措施的完善探讨

安徽省凤阳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其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小麦。该地区不仅拥有悠久的小麦种植历史,还具有广泛的种植分布范围,包括了凤阳县内的15个乡镇和1个工业园区。常年种植小麦,其中冬小麦为主要的种植品种。

以往凤阳县在小麦生产阶段依旧面临着产量增长不稳定的问题,致使农业生产人员的经济收益较差,严重的还会有亏损的情况发生,导致了农业生产者对小麦种植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而随着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当前在小麦生产阶段,凤阳县开始加大了对农机的运用力度,以此为当地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以及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推动力。

凤阳县黄湾乡运用收割机实现了每天约93333m2小麦的收割,与传统人工收割效率相比,农机收割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并实现了约30万元的收入。但实际运用小麦机械化收获技术时,为最大限度减少收获损失量,还应正确掌握机械收获技术要点,并做好收获减损措施,以此才能使小麦产量得到保证的同时,增加农业生产人员的经济收入,推动凤阳县小麦生产持续发展。

一、小麦机械化收获的技术要求

通常小麦需要在八成熟时进行收获,为此,在开展机械化收获作业时,应在小麦生长进入到蜡熟末期到完熟初期时开展。

一般处在蜡熟末期的小麦秸秆会由青色逐渐变为黄色,只有小麦秸秆上半部分会呈现出浅绿色。不仅如此,该阶段的小麦秸秆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小麦籽粒已经变为黄色,且较为坚硬,内部的麦粒变为蜡状,约有20%~25%的含水率。而处在完熟初期的小麦作物的叶片一般会变为枯黄状,此时麦粒会更加坚硬,并呈现为金黄色,且内部麦粒的含水率低于19%。

若采取小麦机械化收获技术对小麦作物进行收割,应确保收割后的小麦麦粒数量损失率低于1.2%、麦粒的实际破碎率应控制到1.0%之内、小麦茎秆应确保实际含杂率不高于2.0%。与此同时,小麦收割以后田间秸秆的实际高度应避免超过15cm。部分种植区域要求小麦实际的留茬高度不应超过25cm,并且使用机械设备时应确保不会发生油料泄漏的情况,从而达到对麦田和麦粒污染的保护目的。

二、小麦机械化收获技术要点

1、收获前的准备工作要点

一般情况下,为确保小麦机械化收割作业顺利完成,应在收获工作开始前对机械设备的实际状态进行检查,进而最大限度避免机械自身可能出现的作业故障,促使作业水平和收获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在检查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应依据相应的使用说明,全方位、仔细检查机械设备状况,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工作。

当收获机械设备保养和检修工作完成以后,应及时对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问题,保证问题得以被及时有效地解决和处理。

除此之外,在正式收获作业开展以前,相关种植人员还需要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小麦种植区域开展试割工作。在此期间,应将试割作业的长度控制到50m左右。

最后,结合试割的实际情况,建立在收获标准和种植人员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调试,以此保证最终收割工作获得最佳效果。例如,切割高度、脱粒间隙以及风扇转速等。

2、小麦作物收获时间要点

结合以往凤阳县农业生产实践可以知道,开展机械化收割工作主要在小麦接近完全成熟以前进行,即收获时小麦一般处在八成熟的状态。如果小麦完全成熟以后进行收割,极易会增加小麦的损失率。具体的小麦收割时间应与凤阳县小麦种植区域的气候环境以及种植品种相结合,并依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小麦抢收作业效率和质量,降低浪费率。例如,若是小麦有较大的收获面积,则应在小麦生长进入到蜡熟中期阶段时开展收割作业;若是小麦的收获面积较小,则应在小麦处于蜡熟末期时开展,以此保证收获效果和效率最大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小麦进行收割时如果进入雨季,则应适时地对收获时间进行提前,以此降低小麦作物落粒和折穗的风险,并保证下茬作物种植不受影响。

三、造成小麦机械化收获损失的因素

1、机械设备的不合适调整

通常情况下,采取机械设备收获小麦作物时,常常会发生割台损失、脱粒损失、分离损失以及清选损失等方面的问题。诱发该损失的主要因素就是,在调试机械设备时并未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致使机械设备的实际性能发挥受到了严重影响,进而引发了小麦收获损失。

①机械设备割台损失

当机械设备的拨禾轮位置不合适时,会引发割台损失。在此过程中,拨禾轮的扶禾作用并未发挥出来,进而增加了麦穗向外泄漏的风险。与此同时,若是拨禾齿调整缺乏合理性,会增加割台脱离的风险。若是日常缺乏对保养割台工作的重视,则会增加破损率,最终造成小麦收获损失。

②机械脱粒损失

对于小麦收获工作来说,一项关键性的环节就是机械脱粒。麦穗上的麦粒需要利用机械设备脱下,进而实现对麦穗和麦粒的初步分离。但如果在开展脱粒工作时,因为所设置的脱粒滚筒转数缺乏合理性,或脱粒滚筒凹板间隙调整缺乏合适性,均会给最终的脱离带来影响,最终使小麦收获工作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③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