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玉米保护性耕作理念下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创新应用.docx
文件大小:19.8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5.61千字
文档摘要

玉米保护性耕作理念下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创新应用

由于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长期依赖传统耕作方法,导致耕作效率低下,土壤层的渗透能力减弱,表层土壤破碎化,这严重影响了土壤的有效利用。为了适应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必须改变现有的种植模式,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收割完成后,通过将秸秆粉碎并还田,不仅可以保护耕地,还能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玉米保护性耕作背景下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

玉米保护性耕作,即将保护性耕作理念应用于玉米生产的一种创新种植模式。保护性耕作的核心在于,在确保土地资源不受损害的同时,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由于其显著的优势,该耕作方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长期以来,国内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上,通过精选优质玉米品种并结合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并确保了技术应用的最大效益。本论文将探讨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在玉米保护性耕作中的优势。

1、在玉米保护地推广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能够有效释放劳动力并提升生产力

传统玉米耕作和种植工艺中,诸如割杆、打垄、深耕等繁重工作多依赖人力,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导致劳动力需求增加。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替代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应高强度作业,从而节省了大量人力。

2、机械化栽培技术在玉米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显著促进了玉米产量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科技驱动的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从根本上提升了玉米总产量。科学研究表明,机械化耕作技术在播种、施肥、灌溉和收获等环节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例如,在某地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实验研究中,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试验地面积平均增产6%~10%。同时,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后,可节省生产成本600元/667m2。

3、全程机械化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更有利于科技创新

传统玉米栽培方式中,秸秆处理不当常导致作物生长环境的污染。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机械化播种技术的使用,结合秸秆还田技术,不仅提升了玉米种植质量,也提高了整个种植过程的效率,确保了技术应用的最佳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探讨与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中,实施过程能够达到节能、环保、高效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该技术的作用,提升玉米产量。综合考量,保护性耕作与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效应,进而提高了技术应用的效率。

二、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1、玉米秸秆还田模式

玉米秸秆的还田处理能够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能够有效利用秸秆资源,从而优化玉米的生长条件。在我国,目前秸秆还田的方法是直接还田在使用机械对玉米茎秆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若需要借助拖挂装置,应当在启动机械前预先开启牵引车的通道,以保障牵引车的平稳运行。

①秸秆部分过腹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在秋季收割玉米之后,可以将部分秸秆通过过腹还田的方式进行处理。利用青贮收割机械装置完成玉米秸秆的收割后,这些秸秆将作为家畜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家畜的日常饲料中。接着,经过妥善处理的畜禽粪便也将被还田。当气温在10cm深处维持在8℃以上,且土壤水分含量介于16%~23%时,便适宜开始播种。此时,应采用高性能的免耕播种机械进行作业,在距离原有垄沟3~5cm的位置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施肥开沟机械的开沟深度应为13~18cm,而播种开沟机械的开沟深度则为3~5cm。在播种过程中,需谨慎地将肥料与种子分开,将肥料施于种子下方10~15cm处,以避免对种子造成伤害。

②秸秆部分离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在有些农田中,秸秆的量较大,这可能会对播种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秋季收割后,可以将部分秸秆进行捆扎处理,而剩余的秸秆则可用于覆盖地面。这种做法有助于保护土壤,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为春季的播种工作提供便利。当土壤温度在10cm以下的土层中保持在8℃或更高,并且土壤湿度维持在16%~22%的范围内时,适宜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

③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在秋季收获玉米时,将所有的玉米秸秆进行彻底的粉碎处理,并将这些粉碎后的秸秆重新回填到田间地头。这样做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秸秆资源,还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为了确保粉碎后的秸秆能够均匀覆盖田间,覆盖面积应不少于秸秆总量的50%。为了提高作业效率,选用配备了秸秆破碎功能的联合收割机械。这些先进的机械不仅能够在完成玉米收割的同时,将秸秆粉碎成细小的碎片,还能将这些粉碎后的秸秆均匀地散布于田地表面。这样一来,农民朋友们就可以在减少人工投入的同时,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和土壤的改良,为下一季的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玉米免耕播种模式

①均匀行垄作栽培模式

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