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共58页
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硅、锰、
磷、铬、镍、铜、钼、钴、铁、铝、钒、钛、钨和
铌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常规法)编制说明
(预审稿)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标准项目是依据国标委发[2024]32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五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由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起草国家标准制定项目《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硅、锰、磷、铬、镍、铜、钼、钴、铁、铝、钒、钛、铌和钨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常规法)》(项目计划编号T-610),并同步制定标准英文版(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号:。项目周期18个月,计划完成时间为2026年1月。
1.2立项目的和意义
本标准项目立项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国家关键战略产业需求驱动镍合金材料是国家工业发展重要战略金属原料之一,具备优良的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等诸多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新能源、船舶、石化、电子、医疗等领域,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镍合金材料成分分析的精确性、时效性对材料性能及质量安全影响至关重要,而传统湿法化学分析存在操作繁琐、效率较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规模化、技术密集型工业对准确快速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需求,建立先进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满足镍合金“高精尖”材料研发和工艺质量提升需求,为推进我国高科技材料迭代升级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创造条件。
(2)基于国际标准接轨、转化需求为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实现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随着我国高端镍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进出口贸易需求增大,国内镍合金产品牌号涉及多个国家产品标准,为满足产品质量控制和国际贸易需求,需制定与产品标准配套的分析方法标准,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镍合金检测标准体系势在必行,形成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标准体系。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系列国际标准已经发布数十年,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ISO系列标准转化、采标工作,国际标准ISO7530系列(镍合金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ISO2203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已发布多年,但国内缺乏技术先进的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标准,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镍合金先进方法标准研究,填补镍合金分析领域的标准技术空白,为我国镍合金产业高质量
第5页共58页
发展和国际贸易数据互认提供技术标准支撑,增强我国镍合金高端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有色工业发展升级和国内高端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先进技术创新升级的需求为了满足高端镍合金材料研发、生产质量控制需求,弥补目前我国镍合金检验系列标准手工单元素检测效率低、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诸如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直读光谱法(OES)、ICP质谱法(ICP-MS)等多元素测定现代分析技术在国内外国内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三方检测机构开展镍合金材料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XRF作为一种先进、成熟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具有多元素同步、高精度、快速无损分析特点,覆盖检测元素从氟(F9)至铀(U92),元素浓度范围覆盖ppm级至100%,尤其是高含量重金属合金元素检测优势显著。尽管ASTME2465、JISH1287等国外先进标准已涵盖部分镍合金检测,但其局限于镍合金产品及标准样品的材料品种范围,元素成分测定范围有限,校准方法和方法精密度尚无法满足中国镍合金材料的分析需求,针对镍合金材料,开展XRF检测技术研究,制定镍合金XRF分析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对镍合金中Ni、Cr、Cu、Mo、Fe、Co、W、Nb、Al等14种元素成分检测进行标准化规范,完善我国镍合金检测标准体系,与镍合金系列标准协同互补,提升镍合金检验技术水平和检验标准研发创新水平,促进我国镍合金检测技术与国际先进标准(ISO/ASTM)接轨,为我国镍合金材料研发和工艺质量提升和国内外贸易数据互认提供基础技术标准支撑,有益于加快我国镍合金新材料技术快速发展,同时减少我国稀缺金属资源损耗,提高在镍合金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1.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成员所作的工作
1.3.1主要承担单位情况
甘肃省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酒钢集团)是国家最早规划建设的第四家钢铁联合企业,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黑色与有色金属并举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通过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能源等多项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从多种矿石、原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