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青海省导游考试政策与法规模拟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按照国家的对内职能,法的社会作用可以分为阶级统治作用和社会管理作用。[每空0.5分]
2.旅游法规的特点有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普遍性。[每空0.5分]
3.旅行社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每空0.5分]
4.导游员按等级可划分为特级导游员、高级导游员、中级导游员和初级导游员。[每空0.5分]
5.导游在旅游行程期间,擅自离开旅游团队,造成旅游者无人负责,旅行社应负责旅游者滞留期间所支出的食宿费和等直接费用,并赔偿全部旅游费用30%的违约金。[每空0.5分]
6.旅游保险合同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合同内容三要素。[每空0.5分]
7.赔偿请求人请求赔偿的时效期为90天。[每空0.5分]
8.签证的等级分为外交、公务和普通签证。[每空0.5分]
9.旅游合同是旅游者与旅游业经营者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每空0.5分]
10.在我国,护照分为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每空0.5分]
11.旅行社设立分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达到年接待旅游者10万人次以上;二是增加规定的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每空0.5分]
12.我国旅游投诉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区管辖两种。[每空0.5分]
13.消费者的权利与保护措施,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两大核心内容。[每空0.5分]
14.向旅游投诉管理机关请求保护合法权益的投诉时效期间为60天。[每空0.5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5.旅游法规关系的客体有()[1分]
A:物
B:行为
C:精神财富
D:礼貌
答案:A:物,B:行为,C:精神财富
16.合同履行的原则是()[1分]
A:正确全面履行的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普通履行原则
D:自由原则
答案:A:正确全面履行的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
17.下列人员不能颁发导游证的有()[1分]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患有传染疾病的
C:犯有过失犯罪的
D:被吊销导游证的
答案: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B:患有传染疾病的,D:被吊销导游证的
18.旅行社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1分]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答案:A:3年
19.旅行社为入境旅游者办理的意外保险金额为()[1分]
A:1万元人民币
B:10万元人民币
C:30万元人民币
D:40万元人民币
答案:C:30万元人民币
20.我国对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则有()[1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C:《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D:《中国国际旅游价格管理暂行规定》
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对旅行社的监督检查制度包括()[1分]
A:年检制度
B:公告制度
C:外汇管理制度
D:备案制度
答案:A:年检制度,B:公告制度,C:外汇管理制度,D:备案制度
22.出国旅游包括()[1分]
A:边境旅游
B:港澳游
C:澳洲游
D:新加坡旅游
答案:A:边境旅游,B:港澳游,C:澳洲游,D:新加坡旅游
23.旅游安全事故损失在10万元至100的是()[1分]
A:轻微事故
B:重大事故
C:一般事故
D:特大事故
答案:B:重大事故
24.国家机关对消费者的保护分为()[1分]
A:立法保护
B:宪法保护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护
答案:A:立法保护,C:行政保护,D:司法保护
25.享有求偿权的主体包括()[1分]
A:商品购买者
B:商品使用者
C:接受服务者
D:第三人
答案:A:商品购买者,B:商品使用者,C:接受服务者,D:第三人
26.旅游法规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