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时手卫生操作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手卫生实施步骤
03
无菌技术控制
04
感染控制措施
05
操作后处置
06
质量提升机制
01
操作前准备
01
操作前准备
PART
患者状态评估要点
病情评估
了解患者呼吸道状况,判断吸痰的必要性。
01
生命体征
检查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稳定。
02
氧饱和度
评估患者氧饱和度,以确定吸痰时是否需要额外给氧。
03
合作程度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合作程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吸痰操作。
04
物品无菌化准备标准
吸痰器
吸痰管
无菌生理盐水
消毒棉球或纱布
确保吸痰器处于良好备用状态,连接管道应无菌。
选择型号合适的吸痰管,确保管道通畅且无菌。
用于冲洗吸痰管,保持通畅和无菌。
用于清洁患者口腔和鼻腔,防止交叉感染。
个人防护装备检查
佩戴无菌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手套
防止吸痰过程中飞溅物污染操作者面部。
口罩和眼罩
当吸痰可能产生大量飞溅物时,应穿戴防护服。
防护服
操作前后应洗手,确保双手无菌。
洗手
02
手卫生实施步骤
PART
流动水清洁基本流程
湿手
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并涂抹适量肥皂或洗手液。
01
搓揉双手
认真搓揉双手的掌心、手背、指缝、指尖、拇指等各个部位,持续至少20秒。
02
冲洗
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干净双手。
03
干燥
用干净毛巾或烘干机干燥双手。
04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规范
取适量速干手消毒剂
搓揉双手
涂抹双手
无需冲洗或干燥
取适量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按照洗手液的使用方法,将速干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各个部位,包括指尖、指缝等,确保涂抹均匀。
持续搓揉双手至少15秒钟,直至双手干燥。
速干手消毒剂无需冲洗或干燥,可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
特殊污染处理原则
处理污染物
消毒
戴手套
更换手套
如果手部被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或其他可能污染的液体污染时,应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
清洗后,使用医用酒精或其他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在处理严重污染或预期会接触大量污染物时,应戴手套以保护手部皮肤。
如果手套破损或污染严重,应立即更换。
03
无菌技术控制
PART
吸痰管无菌持取方式
使用无菌手套从包装中取出吸痰管。
手套持取
使用无菌镊子或钳子夹取吸痰管。
镊子或钳子持取
确保手部不接触吸痰管的无菌部位。
避免手部接触
操作中污染规避策略
操作前手部消毒
用消毒液清洁双手,确保手部无菌。
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环境
及时更换污染部件
在吸痰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吸痰管与未经消毒的物品或表面接触。
如吸痰管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吸痰管。
1
2
3
手套更换触发条件
手套使用时间过长
即使手套未破损,但如果使用时间过长,也应定期更换,以防止细菌滋生。
03
如果手套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或其他污染物,应立即更换。
02
手套污染
手套破损
在吸痰过程中,如果手套出现破损或穿孔,应立即更换。
01
04
感染控制措施
PART
飞沫防护操作标准
戴口罩
在进行吸痰操作时,必须佩戴医用口罩,以防止飞沫传播。
01
戴手套
操作前需戴上一次性手套,以保护手部免受污染。
02
防护面罩
在可能产生飞沫的操作中,佩戴防护面罩,防止飞溅物污染眼睛和面部。
03
勤洗手
吸痰前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
04
器械终末处理流程
清洗
消毒
干燥
包装
吸痰器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清洗,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干净。
清洗后的吸痰器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熏蒸或高压蒸汽灭菌。
消毒后的吸痰器应自然晾干或用洁净医用纱布擦干,避免残留水分影响使用效果。
干燥后的吸痰器放入专用包装袋中,标明消毒日期,并按要求存放。
环境表面消毒要求
定时消毒
每天对吸痰操作的环境表面进行消毒,包括床栏、床头柜、地面等。
消毒剂选择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方法
采用擦拭、喷洒或浸泡的方式进行消毒,确保消毒剂均匀覆盖表面。
清洁通风
保持操作环境清洁、干燥、通风,减少细菌滋生。
05
操作后处置
PART
医疗废物分类处置
医疗废物分类
垃圾袋和容器管理
感染性废物处理
将吸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等,分别放入专用垃圾袋或容器中。
吸痰管、吸痰杯等接触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物品,需经过消毒或灭菌处理后方可再次使用。
垃圾袋和容器应保持完好无损,标识明确,防止垃圾泄漏或污染环境。
设备清洁验证标准
按照设备说明书或相关操作规范,对吸痰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清洁步骤
清洁后需对设备表面和关键部件进行检测,确保无残留物或细菌滋生。
清洁验证
选择高效、安全的消毒方法,如湿热灭菌、化学浸泡等,确保消毒效果达到相关标准。
消毒方法
患者气道状态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在吸痰前后,需监测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