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PPP项目
GHTJ1合同段
(K000+000~K8+400)
汇报材料
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贵黄高速第一经理部
2018年4月28日
目录
TOC\o1-3\h\u14000一、工程概况 1
9681.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1
250002.地质地貌 1
196493.气象水文 1
165674.项目工程简介 2
15040二、项目部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2
107091、工程进度情况 2
266801.1、项目人员进场情况 2
247281.2技术准备 3
65461.3项目部驻地已验收。 4
46781.4试验室建设 4
244321.5拌合站建设情况 4
111481.6便道施工情况 5
246061.7、炸药库情况 6
73391.8、变压器布置情况 6
106031.9、钢筋大棚建设情况 7
21461.10碎石加工场建设情况 8
139611.11、梁场建设情况 8
314561.12、征地拆迁情况 9
29089三、工程实体形象 9
29054四、存在问题 9
30518五、下步工作计划安排 9
PAGE
PAGE3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本项目起于贵阳市区东、双龙新区北侧南明区永乐乡冯家庄,设枢纽互通与运营中贵阳环城高速尖坡至小碧段相接,经醒狮、洗马、新巴、洛北河、仙桥、龙昌、陆坪、乌梅河、上塘、旧州,终点止于余凯高速与施秉支线相接的罗郎互通处,终点桩号K120+100,路线长120.620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33.5m,分离式路基宽2×16.75m,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
2.地质地貌
TJ1标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路线走廊内地势最低点海拔为1106.3m,最高点海拔高程1297.4m区域内植被较茂密,山地和丘陵区的地表岩石风化强烈,强风化带深度数米至数十米不等。据地貌成因类型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原则,结合地貌的形态特征、地形切割特征及工程实际情况,将区内地貌划分为构造侵蚀-河谷地貌、溶蚀峰丛沟谷与缓丘沟谷地貌两大地貌单元。
3.气象水文
路线走廊带属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华中湿润区,地处贵州的东南端,冬半年常吹偏北风,夏半年常吹偏南风,是明显的季风区;境内的山地、丘陵相同。走廊带年平均气温14°C左右,7月平均气温最高23.4~31.4℃,无霜期245~278天。全年平均降雨量1033~1220毫米,灾害气象主要为倒春寒、洪涝、干旱、冻雨、冰雹、雷电、凝冻等。光、热、水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
拟建贵黄高速公路TJ1标段位于贵阳市南明区、龙里县。
南明区:南明区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冬季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季节差异很大。南明区年平均日照时数1354小时,年平均气温18℃左右,其中夏季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
龙里县:龙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和舒适,日照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8℃,最冷月均温4.6℃,最热月均温23.6℃;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时数1160小时左右,无霜期280天以上。县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地势高差大,造成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地域差异显著,各地均有所不同。
山间沟谷易形成浓雾。在冬季地势较陡的山坡,细雨天由于气温低易形成凌冻。项目区和工程有关的不利自然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倒春寒、冰雹、暴雨、凝冻等。
场区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路线经过水文,多为水沟或者水塘,雨季时,水量较大。
4.项目工程简介
本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0+000~K8+400,路线全长8.4km路线起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终于龙里县醒师镇,其间下穿尖小高速、沪昆高铁,上跨多处地方道路,线路K0+000~K2+300临近贵阳市鱼洞峡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本合同段全线路基长度5588m;桥梁2812m/7座,其中大桥2766m/6座,跨线桥46m/1座,桥梁长度占路线总长的33.48%。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路基填方约187.0万方、挖方约460.6万方、弃方量约273.6万方;桥梁桩基490根,承台及系梁237个,立柱375个,盖梁182座,T梁1322榀;涵洞及通道14道。估算混凝土方量为23.5万方、钢筋2.95万t、钢绞线2358.4t。
项目部工作完成情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