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项目名称:“蓝藻密度在线监测仪”团标制定。
主要起草单位:吉林市光大分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计划应完成时间:2021年5月。
2.主要工作过程
1)准备阶段
蓝藻: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宏观上现蓝绿色,是地
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原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
绿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成为“水华”,大
规模的蓝绿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
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绿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
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外,也是肝癌的主
要诱因。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炭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炭净水器对被
污染水源进行净化。所以对于蓝藻的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2)起草阶段
a)对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素,进行了专题理论研究与专项技术论证工作;
b)计划在所起草的标准中进行针对性解决,以保证标准起草编制的适用性、实用性
和可操作性;
c)对规范国产在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产品质量与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专项实验研
究与产品开发实践工作。
3)送审阶段
(待续)┄┄
4)报批阶段
(待续)┄┄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1
为了保证标准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组建了以生产、科研与用户为一体的
标准起草小组。
主要参加单位:吉林市光大分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吉林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吉林省四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起草工作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和所做的工作范围:
承学东任起草小组组长,负责本标准全面组织协调工作。
由丽为本标准主要执笔人,负责本标准的起草和编写。负责进行现场的情况调研、
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技术论证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目前,国内外对叶绿素的检测主要依靠实验室方法检测,国内在蓝藻密度在线监测
仪研发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对该类仪器系统的技术性能要求、性能指标及检测方
法的总体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编制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发展原则,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
操作性的编制原则以及标准的目标、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范性要求进
行本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进行编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标准
GB/T13306-2016标牌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1606-2007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GB/T34065-2017分析仪器的安全要求
2、标准的主要内容
1)要求
该部分内容依据GB/T11606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GB/T34065分析仪器的安全要
求等相关规定,并结合生产实际在本标准中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另外,依据GB/T
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要求对蓝藻密度在线
2
监测仪的分类、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提出了明确的规
定和要求。
2)标准中主要内容的论据
①适用范围的论据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高我国
水体环境在线监测的能力,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达到地表水水质监测预警
污染源总量监测与控制的目的,需要制定蓝藻密度在线监测仪相关标准。
②“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论据
根据对蓝藻密度在线监测仪样机的测试实验,每台产品的例行出厂检验以及该产品每
年的确认型式试验等所记录的数据。
a)示值误差
取标准液,使用稀释水经过1:1稀释后,导入仪器进行测量,重复3次,并计算仪器测量的平均值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