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97.195
Y85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2589.2—2019
四川彝绣第2部分绣法技艺
发布
DB51/T2589.2—2019
目次
前言...............................................................................II
1
2
3
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材料.............................................................................1
4工艺过程.........................................................................1
I
DB51/T2589.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纤维检验局、四川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甘洛县妇女刺绣协会、凉山阿英莫彝族精品服饰有限公司、凉山西月彝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凉山州贾
佳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峨边彝族自治县妇联、峨边彝族自治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康建、文勇、刘才容、赵敏、曾蓉、朱利容、虞卫东、唐楠、袁宇萍、王海
燕、张振英、沈比阿英莫、阿牛阿呷、贾巴子则、阿赫秀枝、廖佳、周梅。
II
DB51/T2589.2—2019
四川彝绣第2部分绣法技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彝绣绣法的材料、工艺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在棉、毛、麻、丝、化纤纺织品或皮革底料上,采用彝族传统绣花工艺、
手工生产的刺绣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1
棉印染布
GB/T6836
FZ/T63002
FZ/T63007
FZ/T71001
FZ/T71002
缝纫线
粘胶长丝绣花线
棉绣花线
精梳毛针织绒线
粗梳毛针织绒线
3
绣布、饰布、里料、绣线、缝线和辅料(衬料、粘合剂、垫料)应分别符合GB/T411、GB/T6836、
4
1
DB51/T2589.2—2019
根据绣品设计及风格选用针法,四川彝绣针法见表1。
表1
四川彝绣针法类别表
类别
序号
针法名称
短针
备注
1.1
又名点针
1.2
1.3
1.4
1.5
1.6
回针
接针
滚针
撒针
串针
又名扣针、切针
又名倒退针
1、基础针法类
分藏滚、亮滚
又名松针、散针
2、平绣针法类
3、锁绣类
2.1
3.1
齐针
分直绣、横绣、斜绣
又名辫针、锁针、勾针、链绣、连环针
分闭口辫子针和开口辫子针
辫子针
3.2
3.3
3.4
4.1
4.2
4.3
锁花绣
又名扣眼绣
锁边绣
又名锁扣眼边
包边绣
又名狗牙锁边绣
又名钉线绣、线条绣
又名包金绣、包银绣
又名闩针
盘线绣
分为十字挑花绣和大十字挑花绣。十字挑花绣又
名十字架花、架花、十字绣、挑花绣、数纱绣。
大十字挑花绣又名架架针、篱笆针。
挑花绣
编布绣
编织绣
打籽针
又名打子针、打籽绣、打子绣
2
DB51/T2589.2—2019
4.2.4
剪花、粘衬、裹布、辫线、捻线
根据刺绣图案确定所需工艺方式,进行剪花、粘衬、裹布、辫线、捻线准备。
4.3
绣制
4.3.1
基本姿势
4.3.1.1
坐姿或站姿
坐姿端正,腰部放松,一手执绣布,一手持针线,也可将绣布置于膝上刺绣。站姿则寻找可以倚靠、
方便穿针引线、光线充足的地方站立刺绣。
4.3.1.2
手势
手势分正手绣和反手绣,依据刺绣种类、地域和个人习惯而定。注意对针和线的把持和控制,使绣
线张力均匀、绣片平整为宜。
4.3.2
入针方式
针与绣布以自然的角度刺入,以利表现绣品美感并具有必备的牢度。贴布绣、裹布绣等在布条边缘
一根或两根纱入针;在皮革材料刺绣时将针以较小角度倾斜刺入底料,不宜将底料刺穿。
4.3.3
绣制技艺要点
绣制技艺要点如下:
——起针:开始绣制时用回针或钉针的方法将绣线固定在绣布底料上,起针不留痕迹且牢固。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