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系列温度面积法热计量系统设计与安装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鲁建设函[2011]45号组编单位:山东省标准设计办公室统一编号:DBJT14-7
主编单位: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图集号:L11NT38
协编单位:山东建大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实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主编单位负责人:超合议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人:
设计负责人:郭主祥张继军
校对
设计
制图
目录
目录…………1多单元配置扩展器线路敷设系统图………………14
设计说明:…………2室内平面布置图(户内多功能热计量仪表安装)……………15
图例……………………5室内平面布置图(多功能热计量仪表楼梯间安装)…………16
温度面积法热计量系统楼栋原理图……………6温度面积法热计量系统布线平面图(一)……17
多楼(栋)共用热量总表原理图………………7温度面积法热计量系统布线平面图(二)……18
共用立管分户循环热计量原理图………………8总热量表室外计量小室安装图…………………19
共用立管分户循环热计量原理图(带智能锁闭恒温控制阀)·9总热量表地下室计量小室安装图………………20
上供下回热计量原理图(下供上回)……………10总热量表楼梯下部计量小室安装图………21
地板采暖热计量原理图……………11部件安装外形尺寸图……………22
数字温度传感器线路敷设系统图………………12
每单元配置扩展器线路敷设系统图……………13
目录
图集号L11NT38
页号1
设
设计说明
等
校对
设计
制图
一、适用范围
1.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或既有居住建筑集中供暖的室内各种供暖热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2.采用此计量方式的用于结算的热量表应具备通讯功能。
二、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10.《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11.《山东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JD14-011-2008
12.《热量表》CJ128-2000
三、系统特点
1.MC系列温度面积法热计量系统(以下简称MC)是一种安装在以水为媒介的集中供暖系统中。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按照住户的平均温度来分摊热费。如果某住户在供暖
期间的室温维持较高,那么该住户分摊的热费也较高。它与住户在楼内的位置没有关系,收费时不必进行住户位置的修正。
系统基于按需用热,按需供热,按需付费的原则,采用MC温度面积法进行热量计量,将小区建筑物消耗的总热量科学合理地分配到每家每户,体现了计量系统的公平、合理、准确、透明。
2.本系统的热量分摊方式为:热量控制器将楼(栋)用总热量表计量的总消耗热量,根据楼(栋)内
各住户面积及室内平均温度公平、合理、准确、
透明地进行分摊计量。多功能热计量装置定时采
集住户的室内平均温度,然后将住户面积、平均温度与总热量表消耗热量进行分析,通过MC算法
进行计算,得出住户相应消耗的热量,然后进行实时记录、存储、显示、传输及计费管理。
3.本系统对用户热量的计量是在实际热舒适度下的热用户的分摊热量,消除了建筑物位置差别对计量结果的影响,
4.每户分摊的热量之和,等于结算热表计量的总热量。避免了难以解决的户间传热的计算问题,用户根据室温的分摊结果缴纳热费。
设计说明
图集号
L11NT38
页号
2
5.不需用户测量流量,避免了小口径热量表易堵塞的RVV-0.45/0.75kV导线。
问题。每户需要检测温度、采集温度,在户内本系2.室内户用多功能热计量仪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