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鱼类知识科普.ppt
文件大小:11.17 MB
总页数:5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97千字
文档摘要

美国将退役的航母炸沉作人工渔礁六、鱼类的捕食有人对鱼类的捕食行为形象地归纳成以下6种方式:1)电闪雷鸣2)静侯突击3)铺天盖地4)弹水神功5)忍者隐身6)美食诱惑1)电闪雷鸣在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有一种会发电的鳗(电鳗),体长可达2米,发电时最高电压可达667伏,如此高压,足以解决温饱问题。2)静侯突击如多鳍鱼类,也称恐龙鱼会静悄悄地游到鱼群中,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个突然袭击,咬住就不放,最好一口吃掉,手段十分高明。3)铺天盖地很多海洋类科教片中都有许多金枪鱼围捕沙丁鱼的镜头,如果再加上一些海鸟、海豚、鲨鱼,则真上海、陆、空全上,铺天盖地。4)弹水神功去过水簇馆的同学可能见过有射水鱼?Toxotesjaculatrix,它可以利用特殊的口器射出一股有力的水柱,击落1米内岸边树叶上休息的昆虫。5)忍者隐身最常见的是一些躄鱼,它们除天生的体型外,体色也与周围环境极为相似(拟态),平时隐身于珊瑚、岸礁或海藻丛中,周边的小型鱼类一放松警惕,就会落入其口中,故有“海洋职业杀手”之称。6)美食诱惑鮟鱇鱼则为有名的“海底渔夫”,在它的头背上有一杆“钓杆”,顶上膨大而形成一拟饵体(通常会发光),以此引诱小型鱼类等靠近,从而以迅猛不及掩耳的速度,吞食。当然,每一种鱼类都有自己适应或应付这种“弱肉强食”的环境,不然就有可能将被吃光而灭绝。总结起来,大致也有以下几种:1)、找个合适的栖身之所;2)、使自己的体型特化成流水型或纺錘形,提高游泳速度,或体色改变成与环境一致;3)、以各种的齿、刺、棘、毒等武装自己,提高自卫能力;4)、提高产卵量或“早熟”化。有一普遍的认知: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鱼类之间的互为捕食,不是造成某些鱼类灭绝的根本原因。(人类的过度捕捞、海洋环境的破坏)。七、某些鱼类之最1、最贵的鱼2012年8月14日下午,福建连江县1名老渔民在海上捡到1条160斤的黄唇鱼,渔民将鱼卖给鱼贩后得钱300万元。LOGO一、什么是鱼类?二、鱼类有多少种?三、鱼类的长相如何?四、鱼类是怎么命名的?五、鱼类生活在哪里?本讲内容六、鱼类的捕食方式七、某些鱼类之最?一、什么是鱼类?古今中外有许多动物都称之为“鱼类”,如娃娃鱼、鲸鱼、鳄鱼、墨鱼、鲍鱼、章鱼等;Starfish(海星)、Jellyfish(水母)、Cuttlefish(乌贼)等。其实真正的鱼类有时并不一定称之为“….鱼”,如海马、海龙,但具有以下6个特征:1、用鳃呼吸;2、以鳍作为运动器官;3、大多数体外被有鳞片;4、终生生活于水中;5、变温性;6、脊椎动物1、用鳃呼吸2、以鳍作为运动器官3、大多数体外被有鳞片6、脊椎动物二、鱼类有多少种?1、全世界已发现的鱼类共有32400多种;2、我国已发现的鱼类有4900多种;3、我省已发现的海洋鱼类731种;4、我们舟山已有记载的海洋鱼类465种。此外,还有很多尚未被发现、记载的鱼类,尤其是大洋、深海鱼类,科学家们正在探究。100多年前,人们还以为200米以下水深的海洋没有生命。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到几千米深的海底遨游,而且发现,原来的所谓“生命禁区”,鱼、虾、蟹、贝等也非常繁盛,那怕是在一万多米深的马利里亚纳海沟。三、鱼类的长相如何?鱼类的长相可不能简单地说“好看”、“难看”,或者说“像鱼”、“不像鱼”。1、大部分的鱼类体形为纺锤形,由于阻力相对较少,更适合在水中生活,如金枪鱼、马鲛鱼,这类鱼通常生活在外海,游泳能力强,游泳速度很快。2、有些鱼体型侧扁,习惯称侧扁型,如鲳鱼、石斑鱼、蝴蝶鱼等。3、有些鱼呈带状或棍状,如带鱼、鳗鱼4、比目鱼的身体呈扁平型,生活时贴着海底5、少数鱼类看起来确实不像鱼四、鱼类是怎么命名的?像我们人类一样,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姓与名。如大黄鱼、小黄鱼,这里的“黄鱼”相当于它的“姓”,而大与小则是它的“名”。这些都是鱼类分类学家起的,原则是根据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且不能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