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一、湿地画卷一(位置:滩涂码头)
内容:三河源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是三河的灵魂。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在此交汇而得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曰:“三河镇在安徽合肥县南八十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故曰三河”。远古时期,三河为巢湖水中高洲,鸟鹊云集,故名“鹊渚”、“鹊岸”等,后因泥沙淤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成为沟渠如网、广阔富饶、商贾云集、兵家必争的南北通衢之地;汉、晋时期称“鹊尾渚”;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左传》记载的公元前537年春秋时期吴楚相争“鹊岸之战”、晚清时期“三河大战”均发生与此。这里以“千年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形成了古河、古桥、古街、古巷、古民居、古茶楼、古庙台、古战场等“八古”独特景观。古镇内规模成片地保存着古西街、古中街、古南街、古东街等晚清时期徽派建筑群,完整保存着刘同兴隆庄、“三河大战”古城墙等历史遗迹,游客畅游其间,流连忘返。三河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抗日远征军将领孙立人、爱国侨领董寅初、新四军将领孙仲德、四川总督刘秉璋、淮军名将潘鼎新等众多名垂青史的风云人物,使得三河古镇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河美食取南北之长,集徽、川、淮、扬等菜系之大成,又与本地土菜、米酒、茶干等名菜名点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美食风味,堪称徽菜精品,享誉皖中大地,深受南北食客青睐。三河民俗文化丰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地方剧种——庐剧的发源地;三河羽毛扇与苏州娟团扇、杭州纸折扇并称中国三大名扇;三河四子同乐米酒荣获中国地理产品标志。漫步三河古镇,观赏的是美景,品味的是美食,感受的是文化。
三河镇历史悠久,距今2550余年前的三河原是巢湖中一块浮出水面的高地,
为鸟鹊栖息之地,因此古称“鹊渚”、“鹊岸”。在历史进程中,三河镇发展成为河汊纵横、沟渠如网、广阔富饶的鱼米之乡,因而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商贾云集的商业重镇,又因地处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南北通衢,从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战役——《左传》等史书记载的战国时期吴楚相争“鹊岸之战”、晚清时期“三河大捷”均发生于此。形成了以水乡古镇为特色,古河、古桥、古街、古巷、古民居、古茶楼、古庙台、古战场为纹理的“八古”独特景观。古镇受吴、楚两大文化交融影响,加之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三种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三河镇也涌现出一批重要的文化遗产。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旧居、国民党陆军上将领孙立人将军故居、抗日爱国侨领董寅初先生纪念馆、淮军将领刘秉璋故居鹤庐、晚清重臣李鸿章仓房、清末三河著名商铺刘同兴隆庄等,三河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地方剧种——庐剧的发源地。
巢湖,曾称南巢、居巢湖,俗称焦湖。是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由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二市三县环抱,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湖岸线周长176公里,平均水深2.89米,面积780平方公里,容积20.7亿立方米。
湖水主要靠地面迳流补给,流域面积为13486平方公里,集水范围包括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舒城、无为等两市五县。沿湖共有河流35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杭埠河、白石天河、派河、南淝河、烔炀河、柘皋河、兆河等。从南、西、北三面汇入湖内,然后在巢湖市城关出湖,经裕溪河东南流至裕溪口注入长江。
巢湖主要名优水产有银鱼、秀丽白虾、湖蟹,三者被誉为“巢湖三鲜”。另外在鱼类资源中,湖鲚主宰着巢湖渔业的产量。红鲌、“四大家鱼”、鲤、鲫等鱼类都是巢湖优质鲜群种。
巢湖湖区非大旱年可全年通航。沿湖有巢县、散兵、槐林、马尾河、塘西、施口、中庙等港口、码头。
巢湖南可截天堑长江,北控“淮右襟喉”合肥,左与大别山形成犄角之势,右威胁古都南京。巢湖军事地位历来为“天下有事是必争之地”。建国后,刘伯承、陶勇等高级领导人,数次视察巢湖。历史上发生过许多知名的战事。
千里江淮,巢湖最美。巢湖之美,不仅在于她的辽阔浩大,而且因物产丰富,文脉深厚和遍布两岸的风景名胜。湖中姥山庙有一副绝妙的长联,上联为:“百八里形胜参差,欲盖览绮丽春光,正烟消雨霁,岑楼上洞启疏棂,远黛修容环献媚”,下联为:“万千层涛澜汹涌,若别领清幽秋景,迨风息波恬,长夜间徒倚山渚,冰轮跃彩遍浮金”,高度地概括了巢湖千古名湖的瑰丽景观。
湿地画卷二(位置:桃花岛)
内容:
闹花船
闹花船是三河民俗表演的重点节目。肥西三河,是一座有着2600年历史的古镇,由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而来,也因故得名。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小镇已具雏形。公元前537年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和1858年太平天国大败湘军的“三河大捷”均发生于此。悠久的历史使三河古镇钟灵毓秀、人文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