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云南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第二次招聘工作人员5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57.13 KB
总页数:4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1.87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2025云南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第二次招聘工作人员5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缓刑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B、缓刑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由罪犯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协助执行

C、陶某犯盗窃罪但有立功情节,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可以适用缓刑

D、赵某22岁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30岁时又犯盗窃罪,仍然有可能适用缓刑

答案:B

解析:A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由此可知,缓刑的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关,而非公安机关。C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D项正确,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由此可知,如果赵某成立一般累犯,则不能适用缓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由此可知,盗窃罪如果被判处了拘役或者管制,则不成立累犯,就仍然有可能适用缓刑。故选B。

2.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人们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于是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游泳,可耗了大半生都没有学会,兔子很疑惑且非常的痛苦,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实现主客观的统一,需要条件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人们利益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答案:B

解析:题目的哲学启示是主观要想与客观相符合是需要条件的。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到主观意愿与客观事件相符合的。故本题选B

3.“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发展的实质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C、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题干未体现这一哲学道理。B项错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选项表述错误。C项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题干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强调了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哲学道理。D项错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选项说法本身错误。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A、诚实守信

B、文明礼貌

C、限务至上

D、爱岗收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社会的货币化程度,是指()。

A、金融资产总额与实物资产总额的比重

B、GNP中货币交易总值所占的比例

C、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D、各经济部门拥有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总额

答案:B

解析:社会的货币化程度又称货币化率,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