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感冒中医诊疗方案.pptx
文件大小:14.01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28千字
文档摘要

感冒中医诊疗方案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经典方剂应用

治疗原则体系

辨证分型要点

目录

4

5

6

预防与调护

饮食调理方案

外治疗法集成

目录

01

辨证分型要点

风寒感冒特征与辨识

病因

脉象

症状

治法

风寒邪气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浮紧。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病因

症状

风热邪气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头胀痛、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热感冒核心症状

脉象

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清肺透邪。

暑湿感冒特殊表现

病因

夏季暑湿邪气伤人,肺卫失宣所致。

症状

发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恶心。

脉象

濡数。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散邪。

02

治疗原则体系

扶正祛邪整体思路

感冒是外邪侵入人体,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扶正祛邪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病因,综合分析,辨证施治,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辨证论治

感冒后,营卫失调,治疗时要注重调和营卫,使机体恢复平衡。

调和营卫

分期治疗策略

初期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选用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解表剂,以散寒解表,宣肺止咳。

01

中期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选用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解表剂,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02

后期

益气养阴,清肺化痰。选用生脉散、沙参麦冬汤等益气养阴剂,以益气养阴,清肺化痰。

03

预防性干预措施

调摄起居

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

01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强免疫力。

02

03

经典方剂应用

麻黄汤类方适应症

适用于感冒初期,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咳嗽、苔薄白等症状。

麻黄汤加减

桂枝麻黄各半汤

小青龙汤

适用于感冒发热、恶寒、关节疼痛、皮肤瘙痒、不出汗等症状。

适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白清稀等症状。

银翘散加减方案

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苔薄黄等症状。

银翘散

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咳嗽、咽痛、发热、头痛、苔薄黄等症状。

桑菊饮

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口渴、咽痛、舌红等症状。

银翘解毒丸

藿香正气系列化裁

藿香正气散

适用于感冒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症状。

01

藿香正气水

适用于湿邪困脾引起的胃肠型感冒,呕吐、泄泻、头痛、身重等症状。

02

藿香正气软胶囊

适用于湿气阻滞所致的胃肠型感冒,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症状。

03

04

外治疗法集成

风寒感冒

选取风池、大椎、风门、肺俞等穴位。

01

风热感冒

选取曲池、合谷、鱼际、少商等穴位。

02

暑湿感冒

选取足三里、中脘、脾俞、肺俞等穴位。

03

气虚感冒

选取肺俞、足三里、脾俞、气海等穴位。

04

艾灸穴位选择标准

拔罐区域操作规范

确定拔罐部位

拔罐时间

拔罐力度

拔罐后的处理

根据感冒类型选取相应的拔罐部位,如背部、肺部等。

留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避免过久导致皮肤损伤。

拔罐时要掌握好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拔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等,属正常现象,一般可在数天内自行消退。

穴位贴敷药物配伍

选用麻黄、桂枝、生姜等辛温解表药物。

风寒感冒

选用薄荷、连翘、金银花等辛凉解表药物。

风热感冒

选用香薷、藿香、佩兰等祛湿解表药物。

暑湿感冒

选用黄芪、白术、防风等益气固表药物。

气虚感冒

05

饮食调理方案

风寒期药膳推荐

生姜葱白汤

生姜、葱白、红糖适量,水煎服,可解表散寒。

01

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等中药组成,水煎服,可温阳散寒、解表祛风。

02

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等中药组成,水煎服,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03

风热期饮食禁忌

忌甜食

如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以免助湿生痰,影响病情。

03

如油炸食品、猪肉、羊肉等,以免积热生痰,影响恢复。

02

忌油腻厚味食物

忌辛辣刺激食物

如辣椒、花椒、姜、葱、蒜等,以免助热生痰,加重病情。

01

恢复期调养建议

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面条、蔬菜等,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清淡饮食

补气养血

润肺养肾

可适当食用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以补气养血,促进恢复。

可食用百合、银耳、枸杞等,以润肺养肾,增强体质。

06

预防与调护

体质增强导引术

气功锻炼

气功可以调节呼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于预防感冒有积极作用。

太极拳

食疗调理

太极拳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武术,通过运动可以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降低感冒的风险。

食疗是中医预防感冒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