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CSS3项目开发案例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必修课
计划学时:42学时
适用对象:所有专业
一、课程性质
HTML5+CSS3项目开发案例课程是高等院校对各专业学生加强对HTML5+CSS3语言
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它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针对
性和实用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该课程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HTML5+CSS3
语言的各个基本使用和操作,还能指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合理处理
HTML5+CSS3语言的问题要求,提高处理事件的效率。同时,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
创造思维、发散思维以及科学、严谨的意识有间接地影响和指引作用。
二、基本理念
(一)注重理论引导,强化规划实践的能力培养。
HTML5+CSS3语言不仅进行HTML5+CSS3语言的操作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系列实
践操作、互动交流、个案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HTML5+CSS3语言的使用,提升学生操
作HTML5+CSS3语言的能力,并能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发展中进行合理的规划和
调整,提高自己处理HTML5+CSS3语言的工作效率。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整合教学内容,适应学生、高等学校的实际需要。
高等院校的HTML5+CSS3语言课程应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立足于学而有
效、学为所用去整合教学内容,高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制力不强,目标不明确、工作效率较低
等现状。因此。结合目前社会的现状和学生自身情况,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提高
自己的办事效率和积极性非常必要。
(三)进行个案辅导和跟踪,适合学生个体、个性化的指导需求。
学生的个体化和个性化都表现十分突出,特别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人生经历也大不
相同,所以他们的性格、处理方式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会大不相同,这就要HTML5+CSS3
语言应用要非常注重个体性和个别指导。在教学设计上,我们注重团队教学和个案辅导的形
式,为他们在HTML5+CSS3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内课外多种教学方式结合。
高校的HTML5+CSS3语言应用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针对课程特点和现实
情况,围绕模块教学的思路重点使用下列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问答法、
情景模拟、游戏法等。通过实例分析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去思考,置疑,充分认知自我;通
过情景模拟和游戏法让学生去亲身体会、展示和锻炼能力;同时在课外组织讨论、观看视频
等,帮助学生提高对HTML5+CSS3语言应用的使用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四个方面实现发展:
(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激发同学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
深度思考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工作效率,善于探索,善于实践,养成辩证思维和创新思
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通过发散式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HTML5+CSS3语言应用的特点;清晰
地了解HTML5+CSS3语言的基本应用;了解字符串的操作;掌握判断循环语句的编写、列
表和元组的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等。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联
想技能、举一反三、严谨细心和耐心等优秀品质等。
(四)能力层面: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自我,课堂讨论发言、课后演讲等多
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1、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程属于方法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会有很多的互动环节,要求学生讲一讲自
己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能力
学生能利用比较科学、全面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分析,深入了解自我的兴趣、性格和能
力倾向,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调整和能力锻炼储备,树立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加学习兴
趣,初步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不断反省提高自己,为进一步学习HTML5+CSS3语言应用
打下基础。
3、人际交往能力
掌握与同学、老师、周围的朋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人际交
往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真正贯彻高等院校教育的要求,即“基础理论适度够
用、加强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