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1 《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节选) 练习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拓展上册).docx
文件大小:32.7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3.06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节选)练习检测

一、基础知识考查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李约瑟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他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历史学家,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

B.他曾任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毕业于牛津大学。

C.1974-1977年,他当选为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的科学史分会主席。

D.1994年,他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2.《中国科学技术史》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第一部以系统翔实的资料全面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宏篇巨著。

B.该著作仅对中国的科学思想史做了详细介绍,对各学科专业史涉及较少。

C.它被视为中西方科技与文化沟通的一座桥梁。

D.它的出版规模大、周期长,成为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

(二)填空题

1.20世纪5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基于中西方科技对比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

2.李约瑟曾在1942年到1946年期间担任英国驻华大使馆__________,开始对中国科学史和中医学产生浓厚兴趣。

二、阅读理解考查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基于中西方科技对比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问题”,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他的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简称SCC,又译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更是以出版的规模之大、周期之长,成为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在这部大器晚成的鸿篇巨制中,李约瑟用大量翔实的证据,证实了许多中国古代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很多成就不仅在时间上领先于西方,而且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1.“李约瑟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2.《中国科学技术史》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节选),回答关于“李约瑟难题”的问题

李约瑟难题:为什么科学传统曾如此发达的中国会在15世纪以后一蹶不振,没有发展出可与西方分庭抗礼的现代科学?

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中国在15世纪以后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