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青铜鸣联考高二第二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25.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秦汉时期的经典名句,这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名句
来源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代乐府诗《长歌行》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A.自强不息 B.崇德尚贤 C.以人为本 D.和而不同
2.下表为洛阳龙门石窟的相关情况。据此推知()
?
北魏
唐代
雕塑
古阳洞、宾阳中洞等多处雕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潇洒飘逸,神态超然
以卢舍那大佛为代表,造像丰腴庄严,主佛居中,弟子、菩萨围绕
造像题记
强调“上为皇帝,下报父母恩”
频繁出现“忠君孝亲”“五伦有序”等表述
A.佛教的传播完成本土化 B.儒学伦理影响了佛教艺术
C.佛教造像艺术渐趋衰落 D.三教并立的宗教格局形成
3.13世纪以来,蒙古人的西征造成了大量西域人、中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往中原地区;从岭北到云南,从新疆到江浙,色目人“几乎无处、无地不在”。波斯—阿拉伯语种的丝路纪行文献大量出现,波斯语一度成为当时蒙古官方通行的重要语言。这可以用来研究()
A.东西方价值观的碰撞与冲突 B.跨区域人口迁移与文化交流
C.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向外传播 D.蒙古西征与全球化进程开启
4.下图是明代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锭。其铭文为: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这可以用来佐证郑和下西洋()
A.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B.奉行公平交易的原则
C.助推民间海外贸易兴盛 D.缓解了国库紧张状况
5.19世纪60年代,赴美华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河流域利用中国农田水利技术改良涝洼地,使该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小麦产区,土地价值大幅上涨。这一现象说明赴美华工()
A.加快了美国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 B.推动了工业革命在美国的扩展
C.依托传统技术促进了土地的开发 D.引发了亚欧向美国移民的浪潮
6.1909年,广东新宁县(今台山)县令覃寿坤颁布告示,禁止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中的奢侈行为,“咸(丰)同(治)以前,颇崇俭朴,自出洋人多,获赀返里,风气为之一变,迩来竞奢尤甚”。这可以佐证当地()
A.归国华侨影响社会风尚 B.社会生活已完全西化
C.华人出国改变经济结构 D.殖民文化的广泛传播
7.1919年前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发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1921年上海、北京等地已建立若干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一历史进程最能说明()
A.新文化运动肃清了封建思想残余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C.苏俄革命经验主导中国社会转型 D.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共产党建立
8.1930年6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古物保存法》。第八条规定“采掘古物应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直辖之学术机关为之”,并须经教育、内政两部会同核准后发给执照,采掘时由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派员监察,无照采掘古物则“以窃盗论”。这一规定旨在()
A.规范文物市场交易秩序 B.强化对文物资源的管控
C.学习西方文物保护经验 D.否定私有文物的合法性
9.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的政策基点,“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这一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
A.借鉴了苏联模式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B.明确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方向
C.适应了国民经济恢复这一核心任务 D.彻底摆脱了民国教育体系的影响
10.昆曲约产生在元朝末年,以节奏舒缓、风格文雅而盛行于明代。其艺术形式精致,内涵深厚,2001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关于昆曲获此殊荣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吸收了京剧等剧种的精华 B.唱腔华丽迎合了市民的需要
C.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典范 D.表演通俗且受到百姓的追捧
11.公元前17至前14世纪,印欧语系的赫梯人从小亚细亚东部迁入安纳托利亚高原,逐步取代了当地哈梯人并建立王国。他们引入冶铁技术改良青铜武器,吸收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与宗教创建独特的“赫梯式”文化体系。据此可知,赫梯人的迁徙()
A.造成了两河流域原生文明的终结 B.引发了环地中海贸易网络的兴起
C.推动了技术革新与区域文化整合 D.使西亚形成了“君权神授”的理念
12.古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