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土壤.pptx
文件大小:2.21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1.41千字
文档摘要

;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土壤的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______的疏松表层。;2.土壤的组成;3.观察土壤

(1)土壤______: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是用颜色来命名的。

(2)土壤质地:不同______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按土壤质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3)土壤剖面构造;2.有机质含量的比较:草原>森林>荒漠

原因: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茎叶和地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腐殖化的有机质;森林生命周期长,大量的有机质储存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并不很大;荒漠植被少。;3.土壤的养护

(1)休耕:土地耕作一段时间后,暂停种植农作物一段时间,以恢复土壤肥力。

(2)轮作:在田地中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从而可以调节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和含量。;(2)养护

①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需要对其进行改良或______。

②优良的土壤也要注重______结合,通过______、种植绿肥、作物______、广施农家肥等方法,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精讲点拨;土壤性质;土壤性质;2.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1)成土母质

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典型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3)生物

①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图解如下:;②土壤有机质形成的过程;(4)地貌;[知识拓展]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特点

①山谷:河流发育,下渗多,土层厚,有机质较丰富,土壤肥沃。

②山脊:坡度较大,成土母质迁移快,土层薄。

③迎风坡:降水多,土层厚,土质黏重,含水量大。

④高原:海拔高,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光照强,气温低,形成冰沼土。

⑤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土层厚,矿物养分含量高,水、气组合较好。

⑥平坦地形: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土壤。;(5)人类活动;典题感悟;(1)分析白浆???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在不同季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6分)

(2)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图2)。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第(1)题,模型建构。土壤的构成和质地特征影响土壤水分循环的蒸发、下渗等环节,从而影响旱季与雨季的土壤水分状况。;第(2)题,信息的获取与解读、逻辑推理、论证。;答案(1)上层砂土孔隙多,土质疏松;下层黏土,结构紧实,形成隔水层。雨季,下层黏土层阻止土壤水下渗,导致土壤水分含量高。旱季:上层砂土水分易蒸发,下层黏土层阻隔地下水虹吸上升,造成土壤水分含量低。

(2)培垄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了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培垄和沟底深翻减少了白浆层的不利影响,利于作物扎根;沟底深翻改变了土体“上砂下黏”的不良构型,有效缓解了土壤旱季易旱、雨季易涝的问题,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沟底利于冬季积雪,可以改善冬小麦土壤墒情;雨季前冬小麦收获,两垄之间的沟有利于雨季排水,减轻渍涝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