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宣气化湿解表,苦渗通利和里的方剂是:
A、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
B、藿香正气散
C、雷氏清凉涤暑法
D、枳桔栀豉汤
E、新加香薷饮
正确答案:D
2.肝风内动,热毒燔炽,冲逆阳明其呕吐多为:
A、呕吐痰涎
B、呕逆不止
C、呕吐而渴
D、恶心呕吐
E、呕吐频作
正确答案:E
3.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治宜选用
A、黄连阿胶汤
B、青蒿鳖甲汤
C、三甲复脉汤
D、加减复脉汤
E、大定风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青蒿鳖甲汤具有养阴透热的功效,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加减复脉汤主治温热病后期,阴液亏虚,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脉虚大。三甲复脉汤主治温病热邪久羁,热灼真阴,症见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大定风珠主治阴虚风动证,症见手足瘛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黄连阿胶汤主治少阴病,阴虚火旺,症见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红绛,脉细数。
4.“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
A、香薷
B、羌活
C、苍术皮
D、牛蒡子
E、薄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方中用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若头不痛者,去羌活。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头不痛则可去之。
5.下列哪种情形一般有出汗的表现?
A、阴湿伤表
B、温邪袭表
C、腠理暑邪内闭
D、风寒表实
E、阳湿伤表
正确答案:E
6.温病壮热,汗多,面赤,心烦,渴欲凉饮,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宜:
A、白虎汤加金银花、鲜石斛、芦根
B、王氏清暑益气汤
C、桑菊饮加石膏,知母、黄芩、花粉
D、白虎加人参汤
E、白虎加苍术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白虎汤清热生津,加金银花、鲜石斛、芦根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力,以治疗温病壮热,汗多,面赤,心烦,渴欲凉饮,舌红,苔黄燥,脉滑数之症。白虎加人参汤主要用于白虎汤证兼气阴两伤;白虎加苍术汤用于白虎汤证兼湿邪;王氏清暑益气汤用于暑热气津两伤证;桑菊饮加石膏,知母、黄芩、花粉主要用于风温初起兼肺热津伤证。
7.伏暑与湿温的不同点是:
A、可闭阻心包,灼伤血络
B、初期可见卫表证候
C、气分阶段见高热烦渴,苔黄腻之症
D、病证性质属湿热
E、多发生于长夏,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正确答案:E
8.下列诸证中可诊为暑厥的是:
A、暑热内迫,身热气粗,手足厥冷
B、暑人心营,灼热烦躁,时有谵语
C、暑热内陷心包,谵语妄言
D、猝中暑热,内闭心包,突然昏倒不醒
E、暑湿秽浊,蒙蔽清窍,神昏耳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暑厥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突然出现高热、神昏、痉厥等症状。猝中暑热,内闭心包,突然昏倒不醒符合暑厥的特点。选项A身热气粗,手足厥冷主要强调热厥的表现;选项B主要是暑热入营的症状;选项C侧重于暑热内陷心包的谵语;选项E是暑湿秽浊蒙蔽清窍的表现,均不符合暑厥的典型症状。
9.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痛,痰粘不爽,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A、麻杏石甘汤
B、桑菊饮加石膏
C、小陷胸汤加枳实
D、银翘散加玄参
E、自虎汤加瓜萎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麻杏石甘汤主治肺热壅盛证,症见身热,汗出,喘咳,口渴,苔薄黄,脉数。本证以身热、汗出、烦渴、咳喘为主,与麻杏石甘汤证相符,故治宜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加枳实主治痰热互结之小结胸证;白虎汤加瓜蒌皮清热力强,化痰力弱;桑菊饮加石膏主要用于风温初起,表热较轻者;银翘散加玄参主要用于风热表证兼阴虚者。
10.湿热郁蒸少阳、伤寒少阳证、疟疾和湿阻膜原都有的症状是:
A、定时寒热
B、口渴脘痞
C、苔白腻如积粉
D、寒热往来
E、汗出热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湿热郁蒸少阳、伤寒少阳证、疟疾和湿阻膜原均可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伤寒少阳证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故见寒热往来;疟疾是疟邪伏于少阳,出入营卫,邪正交争所致,典型表现为寒热往来,休作有时;湿阻膜原,邪阻膜原,表里之气不相通,阳气被郁,可见寒热往来;湿热郁蒸少阳也可出现寒热如疟的表现。而汗出热退一般不是这几种病证共有的典型表现;苔白腻如积粉多见于湿阻膜原;定时寒热主要见于疟疾;口渴脘痞多见于湿热内阻等情况,并非这几种病证都有。
11.患者,男,25岁。患伏暑,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全身酸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小便短赤,舌边尖红苔白腻,脉濡数。治宜选用
A、三仁汤
B、银翘散去牛蒡子加杏仁、滑石
C、藿朴夏苓汤
D、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元参
E、银翘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全身酸痛为表证,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为里热,胸闷脘痞、舌边尖红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