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977年山东省高考政治试卷.docx
文件大小:128.5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8千字
文档摘要

1977年山东省高考政治试卷

1、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首要条件是(??)[单选题]*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正确答案)

B.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三大差别

C.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

D.科学文化事业的极大发展

2、对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A.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正确答案)

B.两者的领导者都是中国共产党

C.两者的目的都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D.两者可以同时进行,彼此促进

3、6.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好服务,属于我国政府的()。*[单选题]*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正确答案)

C、文化职能

D、公共服务职能

4、95.我国的政党制度既截然不同于一党制,也根本有别于西方的多党制。*[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5、17.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单选题]*

A、社会福利(正确答案)

B、医疗保险

C、社会红利

D、生育保险

6、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在生产关系上有明显的差异,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消灭剥削阶级

C.平均分配(正确答案)

D.建立互助合作关系

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单选题]*

A.私有财产

B.私有土地

C.生产工具

D.劳动力(正确答案)

8、(??)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单选题]*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哥达批判纲领》

9、2单项选择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

A.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正确答案)

B.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成功实行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构想

D.确定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促进公民政治参与

10、99.商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遭遇风险的投保群众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制度。*[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

11、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实际,反映的是()[单选题]*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

B.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已经改变

C.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化强国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动力作用

12、8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13、82.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14、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单选题]*

A.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的范畴

C.人类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的范畴(正确答案)

D.人类进行生产斗争、政治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能力的范畴

15、67.自治机关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

16、84.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17、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单选题]*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18、18.下列哪种制度不属于政治体制的范畴()。*[单选题]*

A、领导制度

B、政党制度

C、财税制度(正确答案)

D、选举制度

19、9.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和()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内容。*[单选题]*

A、农业结构

B、工业结构

C、产业结构

D、区域经济(正确答案)

20、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单选题]*

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本形式

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

C.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正确答案)

D.它的实体是自然界

21、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单选题]*

A.感性认识(正确答案)

B.理性认识

C.真理

D.书本知识

22、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单选题]*

A.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正确答案)

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引入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沿海沿江的新格局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