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根管治疗瘘管临床诊疗要点.pptx
文件大小:3.2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根管治疗瘘管临床诊疗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瘘管概述

瘘管诊断方法

根管治疗原则

瘘管治疗操作步骤

术后管理与疗效评估

预后与预防建议

01

瘘管概述

PART

瘘管定义与病理特征

01

瘘管定义

瘘管是指连接两个内脏器官或从内脏器官通向体表的通道样缺损,是根管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02

病理特征

瘘管一般由炎性肉芽组织构成,其内含有炎性细胞、结缔组织等,长期存在会破坏周围组织。

瘘管形成常见病因

牙根尖周脓肿是瘘管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根尖周炎未得到及时治疗,脓肿穿破骨膜,在牙龈上形成瘘管。

牙根尖周脓肿

牙髓炎

牙周病

牙髓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向根尖周扩散,形成根尖周脓肿,进一步穿破骨膜形成瘘管。

牙周病引起的牙槽骨吸收和破坏,可导致牙根暴露和牙髓腔开放,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最终形成瘘管。

临床表现与分类标准

临床表现

瘘管常表现为牙龈上的小脓包,反复流脓,有时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长期存在可导致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等。

01

分类标准

根据瘘管的发生部位和原因,可分为根尖瘘管、牙周瘘管等。根尖瘘管位于牙根尖部,与根尖周炎相关;牙周瘘管位于牙周组织,与牙周病相关。

02

02

瘘管诊断方法

PART

口腔检查

仔细检查患牙及其周围的牙龈、口腔黏膜,观察有无红肿、溃疡、瘘管口等异常表现。

探诊检查

用探针探查瘘管,了解瘘管的走向、深度、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扪诊检查

通过手指扪诊,感知瘘管周围组织的软硬程度,有无波动感或疼痛。

牙髓活力测试

评估患牙的牙髓活力,判断牙髓是否坏死或感染。

临床检查与触诊要点

影像学诊断技术应用

拍摄根尖片或全景片,观察患牙的根尖周组织病变情况,如骨质破坏、根尖暗影等。

X线片检查

提供三维影像资料,更准确地评估瘘管的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锥形束CT(CBCT)

对软组织有较好的显示效果,可辅助判断瘘管的性质及范围。

磁共振成像(MRI)

鉴别诊断核心指标

瘘管与牙周脓肿的鉴别

瘘管常伴随牙髓病变,而牙周脓肿主要累及牙周组织。

瘘管与根尖囊肿的鉴别

瘘管常有反复排脓的病史,而根尖囊肿则表现为根尖区的膨隆。

瘘管与牙槽脓肿的鉴别

牙槽脓肿多发生于下颌智齿冠周炎或根尖周炎,瘘管则多见于慢性根尖周炎。

瘘管与上颌窦炎症的鉴别

上颌窦炎症可引发口腔上颌区域的瘘管,但常伴有鼻塞、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

03

根管治疗原则

PART

治疗目标与适应症

消除根管内感染

恢复牙齿功能

保存牙髓活力

预防根尖周病变

根管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消除根管内的感染,防止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

尽可能地保存牙髓活力,对于牙髓炎早期或可逆性牙髓炎,可采取保守治疗。

根管治疗后,牙齿的咀嚼功能得到恢复,延长牙齿使用寿命。

根管治疗可预防根尖周炎的发生,避免根尖周病变的进一步扩散。

禁忌症与风险评估

牙根发育未完成

牙周状况不佳

牙根过度弯曲

根管钙化或阻塞

对于牙根发育尚未完成的年轻恒牙,根管治疗可能影响牙根发育。

牙周病严重的牙齿,根管治疗可能导致牙周组织进一步破坏。

根管弯曲过大,器械难以到达根尖孔,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根管钙化、堵塞或严重弯曲,导致治疗难度增加,甚至无法完成治疗。

根管治疗器械

包括根管扩大针、根管锉、根管充填器等基本器械。

消毒药物

如氢氧化钙、氯仿等,用于根管内消毒和减轻疼痛。

充填材料

如牙胶尖、根管充填糊剂等,用于根管充填,隔绝根管内与外界的接触。

橡皮障或棉球

用于隔湿和防止唾液污染根管治疗区域。

术前器械准备清单

04

瘘管治疗操作步骤

PART

根管预备与清洁标准

使用根管锉或根管扩大器彻底去除根管内的腐质和坏死组织。

去除龋坏组织和牙本质

确保根管通畅,无阻塞或狭窄,以便药物和充填材料能够顺利到达根尖区。

根管通畅

使用根管清洗液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根管,清除根管内的残留物和细菌。

清洁根管壁

瘘管通道消毒方案

消毒剂冲洗

使用消毒液或抗菌液反复冲洗瘘管通道,确保消毒彻底。

03

使用激光照射瘘管通道,杀灭细菌,促进组织愈合。

02

激光消毒

药物消毒

将具有消毒作用的药物,如氢氧化钙、氯己定等,放入根管内,以杀死瘘管内的细菌。

01

充填材料选择策略

充填材料种类

根据根管的形态和牙本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如牙胶尖、银尖、根管封闭剂等。

01

充填材料性能

充填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抗菌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封闭根管系统,防止再次感染。

02

充填方法

采用侧方加压充填法或垂直加压充填法,确保充填材料紧密充填根管,无空隙或遗漏。

03

05

术后管理与疗效评估

PART

短期并发症处理措施

术后可给予止痛药缓解疼痛,同时局部冷敷减少肿胀。

疼痛控制

感染预防

瘘管再通

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使用抗菌漱口液,防止感染。

若瘘管术后再次出现,需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