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期生物七下期末复习题(1)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一般情况下,人体最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给人服用,其原理是(????)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3.如图甲是血液分层现象示意图,图乙是显微镜视野下人的血液涂片。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血细胞中①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②位于甲图的B层,②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说明有炎症
C.③位于甲图的B层,③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
D.皮肤大面积烧伤患者最好输④
4.中医通过“把脉”来判断患者症状;西医通过“指尖采血”进行病情检测;如果细菌感染比较严重,常需要点滴抗生素进行治疗。“把脉”“指尖采血”“点滴药物”分别利用的血管是()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动脉、静脉、静脉 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5.吸入式疫苗可以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主要通过肺部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终建立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此过程中,疫苗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结构中的()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6.血液中脂肪含量若长期过高,会在动脉壁上沉积,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即动脉粥样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后果
B.若②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①处组织缺血或坏死
C.运动可增加脂肪的消耗,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D.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腔变窄,常会引起血压增高
7.呼吸时,人体气体交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二氧化碳浓度比②高 B.呼气时,a处气压低于外界气压
C.箭头④和⑤表示氧气 D.c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8.学习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后,同学们阐述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含量
D.肺泡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9.2024年10月20日上午,黄河口(东营)马拉松震撼开跑!来自国内外的3.5万名选手参赛,比赛中队员们奋力拼搏,呼吸急促。分析下图呼吸曲线和模型,关于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C点表示吸气结束的瞬间
B.BC段对应图2中肋间肌收缩
C.CD段胸廓容积缩小
D.CD段对应图2中肋骨上提
10.取健康人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记录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液体①
8
0.1
0.03
液体②
0
0.1
0.03
液体③
0.03
0
1.8
A.①为血浆,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B.②为原尿,取自肾小管末端
C.③为尿液,不含葡萄糖
D.由②变为③,肾小管发挥了重要作用
11.如图一为皮肤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的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皮肤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组织,主要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B.针刺手指能感觉到疼痛,是因为2真皮内分布着神经末梢
C.随外界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部分热量,可以调节体温
D.排尿和排汗都能排出人体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12.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有记忆力减退、言语能力丧失等,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1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神经末梢两部分构成
B.脑干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脊髓既参与反射,又具有传导的功能
D.大脑和脊髓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1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都是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大脑皮层无关
15.飞机起飞时,可以咀嚼口香糖缓解耳的不适感。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耳郭,能收集外界声波并转换成振动
B.长期戴耳机听音乐,会对③前庭造成损伤
C.④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D.咀嚼时张口可以维持⑦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16.人体神经系统、感觉器官都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细胞→听神经→大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