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脊髓损伤急救措施.pptx
文件大小:2.6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26千字
文档摘要

脊髓损伤急救措施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02

脊柱固定处理

01

现场初步评估

03

安全搬运方法

04

紧急医疗干预

05

并发症预防措施

06

转运与后续衔接

现场初步评估

01

意识状态与症状识别

01

意识状态评估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对呼唤和疼痛刺激的反应。

02

症状识别

判断是否有脊髓损伤的典型症状,如感觉丧失、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等。

环境安全风险排查

迅速排除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环境因素,如倒塌的建筑物、不稳定的物品等。

排除危险源

移除患者身上的锐利物品或重物,避免进一步伤害。

危险物品处理

01

02

患者体位控制原则

在搬运患者时应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弯曲或扭转。

保持脊柱稳定

将患者置于平坦、硬质的担架上,确保其身体保持平直,避免过度伸展或弯曲。

患者体位调整

脊柱固定处理

02

颈部制动技术要点

利用头部固定器或救援人员双手固定患者头部,避免颈部晃动。

手法固定

姿势调整

避免过度伸展

将患者头部轻轻拉向一侧,使其与身体保持一直线,同时在颈部两侧放置支撑物,确保颈部稳定。

在搬动患者时,需确保头颈部不过度伸展或旋转,以免加重颈椎损伤。

躯干稳定操作规范

平稳搬运

在搬运患者时,需确保患者身体平稳,不得出现晃动或颠簸,以减少脊柱的弯曲和扭曲。

01

轴线翻身

如需翻身,需至少两人合作,保持患者身体轴线一致,整体翻转,避免躯干扭曲。

02

支撑脊柱

在患者身体下方放置硬质担架或木板,以支撑整个脊柱,使其处于稳定状态。

03

固定工具选择标准

颈托是常用的颈部固定工具,选择时要确保其尺寸适合患者颈部,固定效果可靠。

脊柱板是固定脊柱的重要工具,需选择硬度适中、能够支撑整个脊柱的型号。

绷带和纱布可用于临时固定,需确保其松紧适中,不会对患者造成压迫或不适。

颈托

脊柱板

绷带与纱布

安全搬运方法

03

三人协同搬运流程

一人托住患者头部和肩部,保持头部稳定,避免颈椎弯曲或扭曲。

01.

第二人托住患者背部和臀部,保持患者身体在同一平面上。

02.

第三人托住患者下肢和脚部,保持下肢伸直并拢,避免过度弯曲。

03.

脊柱板使用步骤

将脊柱板插入患者身下,使其紧贴脊柱,固定头部和躯干。

1

使用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脊柱板上,避免移动或滑动。

2

搬运过程中保持脊柱板稳定,避免颠簸或扭曲。

3

1

2

3

严禁拖拽、拉扯或背运患者,以免加重脊髓损伤。

避免让患者自行行走或站立,以免进一步损伤脊髓。

切勿将患者抬得过高或过低,避免过度弯曲脊柱。

禁忌动作与错误示范

紧急医疗干预

04

气道管理优先级

采用头偏向一侧的体位,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

确保呼吸道通畅

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吸氧或通气支持

对于呼吸道阻塞严重的患者,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确保通气。

气管插管或切开

循环系统维持策略

心率监测

持续监测心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01

血压监测

定期测量血压,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

02

液体复苏

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及时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充血容量。

03

疼痛控制

适当使用止痛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心肌耗氧量。

04

药物使用禁忌事项

禁用硫酸镁

硫酸镁有降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的作用,可能加重病情。

02

04

03

01

避免使用含肾上腺素药物

肾上腺素可加重脊髓缺血,禁用或慎用含肾上腺素的药物。

慎用肌松药

肌松药可能加重神经功能损伤,使用时需谨慎。

抗生素选择

使用抗生素时,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肾毒性或对肾毒性小的药物。

并发症预防措施

05

呼吸功能障碍防控

呼吸辅助器具使用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呼吸机或气管切开等辅助呼吸措施,确保患者呼吸功能稳定。

03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异常情况。

02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道通畅保持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或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压疮风险早期干预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

皮肤护理

采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专用设备,减轻身体受压部位的压力。

减压措施

给予患者充足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压疮风险。

早期营养支持

体温异常调节方案

体温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及时发现并处理体温异常。

01

物理降温

可采用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措施,降低患者体温。

02

药物降温

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等降温药物,确保患者体温稳定。

03

转运与后续衔接

06

急救机构交接内容

交接患者病情

交接医疗记录

交接生命体征

交接药品和器材

包括损伤部位、程度、症状、已采取措施等。

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结果、治疗情况等。

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

包括急救用药、器械、设备等。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