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个案护理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疾病基础认知
02
临床表现评估
03
护理评估流程
04
核心护理措施
05
并发症管理策略
06
康复指导内容
01
疾病基础认知
定义与病因分析
病毒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通过飞沫或接触患者的疱疹液等。
0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人体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会再次激活,导致带状疱疹发病。
02
病因分析
带状疱疹定义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01
典型病程阶段划分
前驱期
患者出现全身不适、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持续1-3天。
01
出疹期
在前驱期后出现皮疹,皮疹沿神经节段分布,呈带状,并伴有疼痛。
02
疱疹期
疱疹逐渐化脓、结痂,疼痛逐渐减轻,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神经痛。
03
恢复期
疱疹消退,疼痛逐渐消失,但部分患者可能留下疤痕。
04
如肿瘤、艾滋病等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易发带状疱疹。
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如器官移植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易发带状疱疹。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01
02
03
04
50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力降低,易发带状疱疹。
年龄因素
如糖尿病、慢性肺病、肾病等患者,易发带状疱疹。
慢性病患者
高危人群识别标准
02
临床表现评估
皮肤症状特征观察
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呈现为单侧分布的带状红斑,上面会出现成簇的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
皮疹形态
皮疹发展
皮疹伴随症状
皮疹会沿着神经节段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水疱会逐渐增多、变大,最终融合成大疱,疱壁破裂后结痂脱落。
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会伴有明显的疼痛,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有时在皮疹出现前即可出现。
神经痛分级评估
疼痛影响
神经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及时评估并处理。
03
疼痛通常沿着受累神经节段分布,常见于胸、腰、背等部位,也可发生于头面部、颈部和四肢。
02
疼痛部位
疼痛性质
带状疱疹的神经痛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有时难以忍受。
01
特殊类型鉴别要点
眼带状疱疹
眼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侵犯三叉神经眼支,表现为眼睑水肿、结膜充血、角膜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耳带状疱疹
顿挫型带状疱疹
耳带状疱疹主要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表现为外耳道疱疹、面瘫、耳痛等症状,有时可伴有听力障碍。
顿挫型带状疱疹无皮疹表现,仅有神经痛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需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查以鉴别。
1
2
3
03
护理评估流程
病史采集内容清单
发病时间
询问患者首次出现带状疱疹的时间。
01
症状表现
详细询问带状疱疹的初期症状,如疼痛、灼热感、麻木等。
02
既往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过带状疱疹或其他皮肤病史。
03
免疫状况
询问患者免疫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免疫系统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04
皮损区域评估方法
皮损范围
皮损形态
皮损颜色
皮损部位
测量带状疱疹皮损的宽度和长度,评估病变范围。
观察带状疱疹皮损的形态,如是否出现水疱、红斑、结痂等。
记录皮损的颜色,如红色、黄色或黑褐色。
确定带状疱疹皮损的分布部位,如胸部、腰部、四肢等。
疼痛强度测量工具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
数字评分量表(NRS)
McGill疼痛问卷(MPQ)
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一条直线上做标记,以评估疼痛强度。
让患者用数字0-10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
通过患者的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程度,适用于表达能力受限的患者。
包含多个疼痛描述词汇,患者可选择最符合自己疼痛感受的词汇来描述疼痛。
04
核心护理措施
采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清洗创面,去除污物和渗出液,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使用碘伏或医用酒精对创面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使用无菌纱布或敷料覆盖创面,避免摩擦和污染。
密切观察创面情况,如有红肿、渗液等异常及时处理。
疱疹创面处理规范
创面清洁
创面消毒
创面保护
创面观察
镇痛治疗配合方案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范围,为镇痛治疗提供依据。
01
药物镇痛
遵医嘱给予患者口服或外用镇痛药物,如阿昔洛韦软膏、利多卡因乳膏等。
02
神经阻滞
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考虑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减轻疼痛。
03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疼痛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04
抗病毒用药监护要点
抗病毒药物选择
用药剂量和途径
用药时间
药物副作用监测
根据患者病情和病毒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确保用药剂量和途径正确。
抗病毒药物应在疱疹出现后尽早使用,以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