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摘要】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是一种由多核苷酸混合物组成的DNA
衍生物,它可通过激活腺苷A2A受体或参与补救途径两种机制发挥生物学效应。
PDRN具有显著的抗炎、抗凋亡特征,并能减少黑色素生成,促进胶原合成及血
管新生。这些多重生物学效应使得PDRN在皮肤科领域,尤其是皮肤美容治疗中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对于其应用的规范性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本共识旨
在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专家意见,并在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讨论基础上,
形成了PDRN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本共识系统地阐述了PDRN的作用机
制、适应证、安全性以及当前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客观
的建议,指导其在实践中合理、有效地应用PDRN。
【关键词】皮肤;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损伤修复;组织再生;专家
共识
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olydeoxyribonucleotide,PDRN)是一种分子量为
50~1500kDa的DNA衍生物,长度50~2000bp,最具代表性的分子量为80~200kDa,
高斯分布的峰值为132kDa[1]。PDRN最早由意大利Mastelli公司在1952年从
鳟鱼精子中提取,在可控的高温下进行纯化及灭菌,最终获得DNA纯度超过95%
且不含活性蛋白和肽的产品,这样可以降低免疫反应发生率,从而保证其安全性。
此后韩国等国家也陆续从鲑鱼或大马哈鱼的精子中提取出PDRN[2]。PDRN化学
结构由DNA的低分子量部分组成,其单体单元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由3种成分组
成:糖戊糖、磷酸和嘌呤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与磷酸二酯酶键组成线性聚合物,
这些聚合物链进一步被偶联后形成双螺旋的空间结构。PDRN被降解后通过激活
腺苷A2A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也可为不同组织提供嘌呤和嘧啶[3]。目前已
证明PDRN在治疗浓度下可提高原代培养物中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前脂肪细
胞和成骨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生长速率[4],并具有抗炎、抗骨质疏松、抗凋亡、
抗黑色素形成以及促进胶原再生、血管生成等多种效应[5‐6]。因此,除了在
骨质疏松、皮肤溃疡、肌腱损伤等疾病中得到应用外,PDRN已运用到医疗美容
领域,包括除皱、淡化色斑、促进伤口愈合及瘢痕预防等,国内自2018年起也
已开展了PDRN的临床应用研究[7‐8]。
一、PDRN药代动力学及作用机制
对健康志愿者肌肉内注射PDRN(5.625mg)约1h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半衰期约3.5h,生物利用度为80%~90%。PDRN在血浆中以游离形式存在,不与
血浆载脂蛋白结合,分布与组织血流量呈正相关。该药物不经肝脏代谢,主要由
非特异性血浆DNA核酸酶或者细胞膜上的核酸酶降解,形成活性成分单核苷酸,
最终大部分随尿液排泄(约65%),少量通过粪便排出[3]。PDRN降解产物可
通过激活腺苷A2A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9],包括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白细
胞介素(interleukin,IL)-10的表达,降低多种促炎因子如IL-6、肿瘤坏死
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
bilitygroupproteinB1,HMGB-1)的水平,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
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素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
[3];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10]。此外,还有另
一种作用机制,即补救途径。PDRN降解产生核苷酸和核苷,为DNA损伤修复提
供原料,快速促进受损细胞DNA的修复及细胞增殖[11]。这种高效快速的代谢
途径是其独有的特性,这是不同来源、不同分子量和不同制造工艺的其他DNA
衍生物所没有的[3]。
二、PDRN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1.创面愈合:皮肤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涉及多个阶段的精确协
同作用。这一过程通常被划分为4个连续且重叠的阶段:炎症反应、细胞增殖/
结缔组织形成、创面收缩和创面重塑,在这一过程中,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
发挥着关键作用[12]。目前研究发现,PDRN可以通过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加
快表皮及真皮更新、促进胶原沉积以及上调VEGF等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等多角度
参与创面愈合过程[13]。在自体皮肤移植患者中,伤口部位使用肌肉注射、皮
下注射或外用PDRN均可加快伤口的再上皮化及愈合时间[14]。在糖尿病足溃
疡患者中,肌注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