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甲亢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术中配合要点
03
术后护理措施
04
并发症防治策略
05
健康教育内容
06
护理研究进展
01
术前护理管理
01
术前护理管理
PART
术前检查与评估标准
常规检查
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
术前评估
包括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测定基础代谢率、甲状腺摄碘率、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等,以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
如颈部X光片、CT、MRI等,有助于了解甲状腺肿大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包括麻醉风险、手术耐受性、术后恢复能力等。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甲亢病情及手术安排,选择合适的抗甲亢药物,如硫氧嘧啶、咪唑类等。
药物剂量调整
术前需逐渐减少抗甲亢药物剂量,以避免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
术前停药
术前一周需停用抗甲亢药物,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药物调整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抗甲亢药物调整方案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术前心理疏导
术后心理支持
家属参与
疼痛管理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心理干预,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02
术中配合要点
PART
手术体位摆放规范
病人仰卧于手术台上,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头部垫高,颈部伸展。
仰卧位
根据手术和麻醉需要,摆放合适体位,确保病人安全和舒适。
麻醉体位
手术床应调至适宜高度,便于手术操作。
手术床调整
心率监测
持续监测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01
血压监测
持续监测血压变化,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
02
呼吸监测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保持呼吸道通畅。
03
体温监测
监测体温变化,防止低体温或高热。
04
生命体征监测重点
器械传递协作流程
提前准备
根据手术步骤,提前准备好所需器械,并按顺序放置。
01
熟练传递
熟悉手术步骤和器械用途,迅速、准确传递器械。
02
器械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回收、清洗、计数和保管器械,确保器械完整无缺。
03
器械配合
根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使用各种器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4
03
术后护理措施
PART
切口观察与换药标准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切口情况观察
换药频率
换药操作规范
术后初期每日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之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逐渐减少换药次数。
换药前洗手,使用无菌敷料,避免交叉感染。
呼吸困难与窒息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神经损伤
观察患者发音、吞咽及手部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甲状腺功能异常
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甲亢危象或甲低。
电解质紊乱
关注患者血钙、血磷等电解质指标,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早期预警指标
引流管护理操作规范
引流管固定
确保引流管固定稳妥,避免受压、扭曲或脱落。
01
引流物观察
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02
保持引流通畅
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保持引流通畅。
03
拔管指征
根据引流情况,适时拔管,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04
04
并发症防治策略
PART
甲亢危象处理流程
识别甲亢危象症状
包括高热、脉快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呕吐、大汗、脱水等,需立即进行抢救。
迅速降低循环血T4、T3水平
给予碘剂抑制蛋白水解,减少甲状腺激素释放;应用硫氧嘧啶类药物阻止T4向T3转化;糖皮质激素可抑制T4向T3转化及拮抗过多甲状腺素对机体的损害。
紧急控制诱因
如感染,应迅速采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并寻找感染灶;如有甲亢性心脏病、心衰者,应给予洋地黄类制剂及利尿剂。
支持治疗及监护
包括采用降温、吸氧、补充能量、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等措施,并密切监护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变化。
喉返神经损伤应对
观察神经损伤情况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声音变化,判断喉返神经是否受损。
营养神经治疗
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B6、B12等,促进神经恢复。
发音训练
对于喉返神经受损导致声音嘶哑的患者,可进行发音训练,以改善发音质量。
永久性损伤处理
如为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可考虑手术修复或植入电子喉等替代治疗。
监测血钙浓度
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
术后需定期监测血钙浓度,以便及时发现低钙血症。
对于轻度低钙血症,可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进行治疗,同时需关注血镁水平,如血镁过低需同时补镁。
低钙血症纠正方案
静脉补钙
对于重度低钙血症或口服钙剂效果不佳者,需静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