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课件课件.ppt
文件大小:6.57 MB
总页数:9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9.01千字
文档摘要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定义:手掌深部间隙分为尺侧的掌中间隙和桡侧的鱼际间隙,均在屈肌腱的深面,两个间隙可因手掌深部刺伤或手指屈肌腱鞘炎蔓延而引起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1.掌中间隙感染:掌心凹陷消失,局部隆起,皮肤紧张,压痛明显,手背组织疏松肿胀明显,中指、环指、小指半屈状,被动伸直时疼痛加重。2.鱼际间隙感染:患处剧痛,大鱼际和拇指指蹼明显肿胀、压痛;拇指外展略屈,食指半屈,拇指不能对掌,掌心凹存在。第62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治疗原则局部:早期制动、理疗,及早切开引流。全身:抗生素治疗,加强支持疗法。第63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全身性感染全身性感染:指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和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症和菌血症。脓毒症:指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呼吸、循环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菌血症:在脓毒症的基础上,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第64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病因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和(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1、人体抵抗力低下2、局部病灶处理不当3、长期静脉留置导管4、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抗癌药第65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病因引起全身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包括:1.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2.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无芽孢厌氧菌:如梭状杆菌、厌氧葡萄球菌和厌氧链球菌4.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第66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痈处理原则1.局部处理:早期治疗和疖相同。早期可用50%MgSO4湿敷;痈范围大、中央坏死组织较多者及时切开排脓(+或++切口),清除坏死组织、伤口内填塞生理盐水纱条,外加干纱布绷带包扎,每日更换敷料,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较大创面者需植皮。 2.全身治疗:及时、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保证休息、加强营养。第30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痈的切开引流第31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痈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1)观察并记录痈的范围、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及脓液性状改变(2)保持痈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扩散。对痈表面已破溃或脓肿切开引流者,严格无菌操作下,及时换药并更换敷料,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3)及时应用抗生素:血培养和药敏试验(4)维持正常体温:物理、药物降温,多饮水,24小时出入量,皮肤护理(5)注意休息和营养(6)避免挤压未成熟的痈或感染病灶,防止感染扩散第32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痈护理措施:2、控制疼痛3、预防脓毒血症:注意有无突发寒战、高热、头晕头痛、意识障碍、心率、脉搏加快和呼吸急促;注意有无白细胞计数增加、血培养阳性等全身化脓性感染现象4、健康指导(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2)对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及糖尿病人加强防护第33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急性蜂窝织炎定义: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病因:常因皮肤、粘膜损伤或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受细菌感染而引起。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为厌氧菌。特点:发展迅速,不易局限,且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第34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急性蜂窝织炎临床表现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主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局部皮肤组织肿胀疼痛,表皮发红发热,红肿边界不清,中央部位呈暗红色,边缘稍淡。病变位于较疏松的组织时,疼痛较轻;深部组织的急性蜂窝织炎,皮肤红肿常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的肿胀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第35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急性蜂窝织炎临床表现2、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主要致病菌为厌氧菌,如肠球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下腹部、会阴部比较多见。初期表现类似一般性蜂窝织炎,但病变进展快且可触感皮下捻发感,破溃后可有臭味,全身状态较快恶化。第36页,共9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急性蜂窝织炎3、颌下急性蜂窝织炎:炎症迅速波及咽喉部,可引起喉头水肿而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4、新生儿皮下坏疽:多见于新生儿背、臀部等经常受压的部位。第37页,共94页,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