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a1习题库+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最初出现的症状是
A、尿瀦留
B、血尿
C、尿失禁
D、尿频
E、排尿困难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尿频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最初出现的症状,是因增生的前列腺充血刺激引起。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而排尿困难是较后期出现的症状;尿潴留多在排尿困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导致;尿失禁较少见;血尿相对也不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2.原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不包括
A、软骨营养代谢异常
B、广泛的滑膜增生
C、酶对软骨基质的异常降解作用
D、生物化学的改变
E、应力平衡失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病原因包括软骨营养代谢异常、应力平衡失调、生物化学的改变、酶对软骨基质的异常降解作用等。广泛的滑膜增生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等,不是原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
3.慢性颅内压增高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视盘水肿
B、血压脉搏无变化但出现昏迷
C、剧烈头痛
D、脑脊波蛋白量增高
E、喷射性呕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慢性颅内压增高时,视盘水肿是最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脉搏变化及昏迷等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波蛋白量增高不是慢性颅内压增高最可靠的诊断依据。视盘水肿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影响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所致,可在病程中逐渐出现,对判断慢性颅内压增高有重要意义。
4.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A、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B、降温
C、镇静剂
D、再次手术
E、口服或静脉点滴碘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状腺危象的治疗包括使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口服或静脉点滴碘剂、应用镇静剂、降温等,一般不主张再次手术,再次手术可能会加重病情等不良后果。
5.丹毒的治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A、应用抗生素
B、局部用金黄散涂敷
C、必要时应行手术治疗
D、患肢抬高,尽量减少活动
E、应同时治疗足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皮肤淋巴管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灶如足癣等,局部可采用金黄散等外敷,患肢抬高、减少活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疼痛。丹毒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只有在出现局部脓肿等特殊情况时才考虑手术,所以该项错误。
6.以下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的是
A、冠心病发作时的胸痛
B、晚期肿瘤的癌性疼痛
C、脑肿瘤的头痛
D、胆结石的胆绞痛
E、带状疱疹的神经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带状疱疹的神经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而晚期肿瘤的癌性疼痛、脑肿瘤的头痛、胆结石的胆绞痛、冠心病发作时的胸痛等都是由其他疾病引发的疼痛症状,不是独立的疾病。
7.关于头皮血肿,错误的是
A、帽状腱膜下血肿-般多受延至全头部
B、皮下血肿体积很大
C、皮下血肿有时易误诊为凹陷性颅骨骨折
D、骨膜下血肿一般以骨缝为界局限于某-颅内范围内
E、处理头皮血肿-般不采用穿刺抽吸
正确答案:B
8.调节颅内压的因素有
A、脑脊液压力
B、脑血流脑组织移位和静脉压
C、脑灌注压
D、脑组织脑脊液与血液
E、血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调节颅内压的因素主要包括脑组织、脑脊液与血液。当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时,颅内压也会相应改变。脑脊液压力、脑血流脑组织移位和静脉压、脑灌注压、血压等单个因素并不全面,而脑组织、脑脊液与血液综合起来才是调节颅内压的关键因素。
9.坐骨骨折特有体征是
A、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B、会阴部淤斑
C、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
D、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E、肢体不等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坐骨骨折时,骨折断端出血可经盆腔流至会阴部,导致会阴部出现淤斑,这是坐骨骨折特有的体征。肢体不等长可见于多种下肢骨骼病变;骨盆分离试验阳性、骨盆挤压试验阳性常见于骨盆骨折,但不是坐骨骨折特有;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主要用于判断有无腹腔内出血等情况,与坐骨骨折无关。
10.已有吞咽困难时,食管癌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除外
A、晚期肺癌侵犯食管
B、纵隔肿瘤压迫食管
C、食管炎
D、贲门失弛缓症
E、食管良性肿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食管癌有吞咽困难时需与多种疾病鉴别,食管良性肿瘤较少导致吞咽困难,且一般与食管癌在症状及表现上有明显差异,较少混淆,所以不是主要鉴别对象;贲门失弛缓症有吞咽困难,需与食管癌鉴别;食管炎可引起吞咽困难等症状,也需与食管癌区分;纵隔肿瘤压迫食管会导致吞咽困难,要与食管癌鉴别;晚期肺癌侵犯食管也会出现吞咽困难等情况,同样需与食管癌鉴别。
11.诊断肾肿块最好的检查方法是
A、B超
B、CT
C、IVU
D、腹平片
E、肾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CT对肾肿块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清晰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密度等情况,有助于判断肿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