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规范.pptx
文件大小:4.37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45千字
文档摘要

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规范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01

术后早期评估

02

疼痛管理策略

03

并发症预防体系

04

康复训练计划

05

生活护理指导

06

长期随访管理

01

术后早期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要点

术后体温监测,特别关注发热情况,及时处理。

体温

持续监测,警惕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心率与心律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呼吸

定期测量,尤其是术后初期,确保血压平稳。

血压

伤口渗出观察标准

渗出量

记录伤口渗出液的量,过多或过少都需关注。

01

渗出颜色

正常为淡红色或淡黄色,出现脓性、血性或异味渗出需及时处理。

02

伤口周围状况

观察有无红肿、发热、疼痛等感染迹象。

03

患肢神经血管评估

疼痛评估

询问患者疼痛部位、程度及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03

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警惕血管危象。

02

血管状况

神经功能

检查患肢的感觉、运动功能,确保神经未受损。

01

02

疼痛管理策略

多模式镇痛方案

通过神经阻滞,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减轻疼痛。

神经阻滞

镇痛泵

药物镇痛

通过镇痛泵持续输注镇痛药物,达到镇痛效果。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镇痛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生命体征监测

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便秘等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镇痛药物副作用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确保药物排泄和代谢的正常。

肝肾功能监测

非药物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减轻疼痛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01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02

物理治疗

如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可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03

03

并发症预防体系

深静脉血栓预防

活动预防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肌肉收缩,加速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03

使用弹力袜、足底静脉泵等物理设备,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形成。

02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01

术前准备

严格备皮,清洁手术区域皮肤,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中管理

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手术过程中细菌污染。

术后处理

定期更换切口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切口感染控制流程

压疮风险评估指标

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等工具,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评估工具

评估内容

预防措施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皮肤情况、活动能力、意识状态等,以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气垫床、定期翻身、加强皮肤护理等,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04

康复训练计划

关节活动度训练阶段

早期关节活动

在手术后1-3天内,开始进行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关节活动,包括屈曲和伸展,以防止关节僵硬。

01

活动范围逐渐增加

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但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或疼痛加剧。

02

避免负重

在关节活动度训练阶段,要避免患者负重行走,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03

肌力恢复训练方法

抗阻训练

在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增加阻力,进行抗阻训练,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03

在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后,进行动态肌肉训练,如肢体抬高、静蹲之类的练习,以增强肌肉力量。

02

动态肌肉训练

静态肌肉收缩

在手术后早期,进行静态肌肉收缩训练,如绷紧绷带等,有助于恢复肌肉力量。

01

负重时间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和康复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负重时间计划。

负重时间控制标准

负重量的控制

在开始负重时,要逐渐增加负重量,避免突然加大负荷导致骨折再次发生。

负重活动的监测

在负重活动期间,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负重并就医。

05

生活护理指导

卧位

术后可坐起,但需保持患侧不负重,避免长时间下垂。

坐姿

行走

术后需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患侧不负重或部分负重,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负重。

术后早期宜采取平卧或低半卧位,以减轻切口疼痛和不适。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过渡到侧卧位,避免患侧卧位造成压迫。

体位摆放原则

辅助器具使用规范

选用稳定性好的助行器,如拐杖、助行架等,确保行走时患侧不负重。

助行器

术后可佩戴支具,如髋人字支具,以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内旋。

支具

在恢复初期或行走困难时,可使用轮椅进行移动。

轮椅

家庭环境改造建议

6px

6px

6px

确保地面平整、无障碍物,避免患者行走时摔倒。

地面

在厕所内安装扶手,方便患者如厕时保持平衡。

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