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肩周炎治疗护理.pptx
文件大小:2.6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6千字
文档摘要

肩周炎治疗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临床诊断方法

03

治疗核心方案

04

康复护理措施

05

预防复发策略

06

综合管理流程

01

疾病基础认知

01

疾病基础认知

PART

病理机制解析

肩关节退行性改变

软组织病变

慢性劳损

神经受压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逐渐退化,导致关节囊、肌腱、肌肉等组织发生炎症和粘连。

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如搬重物、频繁旋转等,使得肩部肌肉和肌腱受到慢性损伤。

肩袖损伤、肌腱炎等软组织病变,导致肩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肩关节周围的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疼痛和肌肉无力。

高危人群特征

年龄因素

职业特点

肩部受伤史

慢性病患者

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女性,肩关节退行性改变明显,易患肩周炎。

教师、程序员、司机等长期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的人群,肩部肌肉容易劳损。

曾经有过肩部受伤或手术的人,肩部肌肉和肌腱容易受到二次损伤。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患者,由于内分泌、代谢等因素,肩部软组织容易病变。

典型症状分级

轻度为阵发性疼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疼痛

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自由旋转、上举、后伸等,影响日常生活。

肩部僵硬

长期疼痛、僵硬,导致肩部肌肉逐渐萎缩,上肢无力。

肌肉萎缩

肩关节周围有明确的压痛点,如肩峰下滑囊、肱骨大结节等处。

局部压痛

02

临床诊断方法

PART

肩部疼痛

包括静息痛和活动痛,尤其是肩外展、内旋、外旋等动作时疼痛加剧。

肩部活动受限

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尤以外展、上举、内旋和外旋最为明显。

肩部肌肉萎缩

长期疼痛导致肩部肌肉废用性萎缩,尤以三角肌和冈上肌明显。

肩部压痛

在肩峰下滑囊、肱骨大结节、冈上肌附着点等处有明显压痛。

体格检查要点

影像学评估手段

超声检查

有助于发现肩部肌肉、肌腱、滑囊的病变,且经济便捷。

03

能清晰显示肩袖损伤的程度、范围和部位,以及肩峰下滑囊炎等软组织病变。

02

磁共振成像(MRI)

X线检查

可显示肩部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肩峰下骨质硬化或囊变等征象。

01

分期诊断标准

急性期

肩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肩部肌肉紧张、痉挛,压痛广泛。

01

粘连期(冻结期)

疼痛稍减,但肩部活动严重受限,肩部肌肉萎缩明显,压痛广泛且深在。

02

缓解期

肩部疼痛逐渐减轻,活动范围逐渐增大,肌肉力量逐步恢复,压痛减轻。

03

03

治疗核心方案

PART

药物干预策略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减轻疼痛和炎症,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局部注射以缓解严重疼痛和炎症,如泼尼松龙。

肌松剂

缓解肩部肌肉痉挛和紧张,如盐酸乙哌立松。

局部用药

如贴剂、凝胶等,可直接作用于疼痛区域,如氟比洛芬巴布膏。

物理治疗技术

热敷与冷敷

超声波疗法

电刺激疗法

运动疗法

交替应用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加速恢复过程。

通过电流刺激肌肉和神经,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强化训练等,以增强肩部稳定性和活动能力。

微创手术适应症

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患者

通过微创手术解除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度。

肩袖撕裂患者

微创修复肩袖损伤,减少疼痛和功能障碍。

顽固性疼痛患者

经保守治疗无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肩部骨折或脱位患者

微创治疗可恢复骨折或脱位后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04

康复护理措施

PART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不引起剧烈疼痛的情况下,主动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如旋转、屈伸、外展等。

主动运动

在他人帮助下,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被动运动

在无痛范围内,逐渐增加关节活动的阻力,以增强肌肉力量。

阻力训练

疼痛管理方案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缓解疼痛,但需遵循医嘱。

01

物理治疗

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紧张。

02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能力。

03

家庭护理指导

合理安排活动

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减轻疼痛,同时保持关节活动度。

睡姿调整

肩部保暖

避免患侧卧位,减轻肩关节受压,缓解疼痛。

避免肩部受凉,以免加重疼痛。

1

2

3

05

预防复发策略

PART

日常姿势纠正

枕头高度适宜

选用高度合适的枕头,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颈椎不适。

03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舒展肢体。

02

合理安排休息

保持正确坐姿

挺胸、直腰、放松肩膀,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

01

进行肩部旋转、上举、外展等运动,增加肩关节活动度。

肩部运动

通过持哑铃、拉弹力带等方式进行肩部力量训练,增强肩部肌肉力量。

力量训练

选择瑜伽或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舒缓肩部肌肉紧张,提高身体柔韧性。

瑜伽或太极

功能锻炼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