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骨科手术流程护理常规.pptx
文件大小:3.2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65千字
文档摘要

骨科手术流程护理常规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01

术前护理准备

02

术中护理配合

03

术后即刻护理

04

并发症预防措施

05

康复指导实施

06

护理质量控制

01

术前护理准备

患者评估与检查确认

评估患者病史、生命体征、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01

确认患者已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胸片等,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

02

评估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状况,如有感染、破损等应及时处理。

03

术前宣教与心理干预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01.

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强患者信心。

02.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锻炼,如深呼吸、床上排便等。

03.

手术器械及耗材备物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缝线等物品,并检查其完好性和适用性。

确保手术所需特殊器械和耗材的备齐,如内固定器材、人工关节等。

提前检查手术室的设备是否完好,如手术床、无影灯、吸引器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2

术中护理配合

严格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和手术人员均达到无菌要求,避免手术感染。

器械传递规范

手术器械应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方式传递,避免交叉感染和器械损坏。

器械清点与核对

在手术前后及时清点手术器械和纱布,确保无遗漏。

无菌操作与器械传递规范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要点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术中安全。

监测生命体征

发现异常情况,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异常情况处理

管理输血输液的速度和量,确保患者术中血液循环稳定。

输血输液管理

术中突发情况处置流程

紧急呼叫

发现术中突发情况,如大出血、心脏骤停等,立即呼叫手术团队其他成员。

01

紧急处理

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理措施,迅速、准确地处理突发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02

记录与总结

记录术中突发情况及处理过程,术后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手术团队应急处理能力。

03

03

术后即刻护理

麻醉复苏期监护标准

6px

6px

6px

包括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患者平稳度过麻醉复苏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麻醉苏醒程度,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观察意识状态

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03

02

根据麻醉方式和手术部位,妥善安置患者体位,避免肢体受压或过度伸展。

体位护理

04

切口观察与引流管理

切口观察

引流管理

无菌操作

疼痛评估

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血、渗液或感染迹象。

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更换敷料和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疼痛。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镇痛药物应用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患者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非药物镇痛

结合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减轻患者疼痛。

疼痛记录

详细记录患者疼痛情况,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镇痛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疼痛分级干预方案

04

并发症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预防策略

基本预防措施

早期活动、使用弹力袜或气压治疗等机械性方法。

药物预防

根据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

密切监测

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症状,及时进行处理。

切口感染控制标准

严格皮肤准备,备皮范围符合手术要求,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前准备

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手术室内人员流动。

术中管理

定期更换切口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术后处理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滥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

风险评估

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确定预防措施。

01

体位护理

保持患者正确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期翻身。

02

使用减压工具

如气垫床、泡沫敷料等,减轻皮肤压力。

03

加强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促进皮肤修复。

04

压力性损伤防护流程

05

康复指导实施

早期活动训练计划

床上活动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深呼吸、肌肉收缩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

01

站立和行走训练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步增加站立和行走时间,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并发症。

02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03

功能锻炼分级指导

以被动活动为主,如关节活动、肌肉按摩等,逐渐增加主动活动量。

初期锻炼

中期锻炼

后期锻炼

以主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