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症针灸治疗.pptx
文件大小:9.77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52千字
文档摘要

急症针灸治疗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核心技术方法

常用急救穴位

急症针灸概述

目录

4

5

6

风险控制要点

标准化操作流程

急症适应症分类

目录

01

急症针灸概述

定义与历史沿革

01

定义

急症针灸是指在急性病症、急危重症中,采用针灸方法迅速缓解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的治疗手段。

02

历史沿革

急症针灸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等经典医籍中就有相关记载,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急症针灸疗法。

作用机制解析

激活免疫系统

针灸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于疾病恢复。

03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功能,纠正机体失衡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2

调整脏腑功能

疏通经络

针灸能迅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病理变化,从而缓解病痛。

01

急性疼痛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如急性头痛、急性腰痛、急性关节痛等,针灸能迅速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如脑出血、脑梗死等,针灸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促进功能恢复。

现代应用场景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等,针灸能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功能,缓解患者症状。

急性消化系统疾病

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等,针灸能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胃肠痉挛,减轻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

02

常用急救穴位

人中穴定位与功效

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为醒脑开窍的重要穴位。

定位

开窍醒神、回阳救逆,常用于治疗中暑、昏迷、晕厥、急性腰扭伤等急症。

功效

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以患者感到酸、麻、胀为度。

刺激方法

内关穴急救应用

定位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01

功效

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胃肠炎等急症。

02

刺激方法

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内关穴,以患者感到酸、胀、痛为度。

03

合谷穴刺激标准

刺激方法

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合谷穴,以患者感到酸、胀、痛为度,可配合其他穴位进行联合治疗。

03

清热解表、通络镇痛,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痛、手指麻木等急症。

02

功效

定位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

01

03

核心技术方法

毫针速刺法规范

毫针选择

选用0.25-0.30毫米直径的毫针,长短根据穴位所在部位而定。

刺入速度

快速刺入穴位,速度要均匀,一般每秒2-3次。

刺入深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和病情而定,一般不超过1寸。

针刺方向

以穴位为中心,呈30-45度角斜刺或直刺。

三棱针或一次性采血针等。

点刺工具

先用针轻轻点刺皮肤,待出血后轻轻挤压,让血液自然流出。

放血方法

01

02

03

04

选取指尖、耳尖、太阳穴等穴位或皮肤薄嫩处。

点刺部位

每次放血不宜过多,一般几滴至几毫升。

放血量

点刺放血法操作

电针仪器

电极放置

选择常见的电针仪,具有调节电流、频率和波形等功能。

将电极夹在毫针针柄上,或将电极片贴在穴位上。

电针刺激法参数

刺激参数

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频率一般选择1-2赫兹的疏波,或100-200赫兹的密波,波形可选择连续波或断续波。

刺激时间

每次通电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

04

急症适应症分类

脑出血

针灸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

01

心绞痛

针灸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

02

高血压危象

针灸可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危象症状。

03

急性脑卒中

针灸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加速脑组织修复。

04

心脑血管急症

急性疼痛症候

针灸可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急性腰扭伤

针灸可消炎止痛,缓解关节炎症状。

急性关节炎

针灸可缓解胆道痉挛,减轻胆绞痛。

胆绞痛

针灸可缓解肾脏痉挛,减轻肾绞痛。

肾绞痛

针灸可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支气管哮喘

呼吸系统急症

针灸可增强肺部免疫力,促进炎症吸收。

急性肺炎

针灸可刺激呼吸中枢,提高呼吸功能。

急性呼吸衰竭

针灸可缓解喉部肌肉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喉炎

05

标准化操作流程

评估与诊断要点

评估患者状态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针灸治疗,包括体质、精神状态、既往病史等。

01

病因诊断

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病症进行辨证分析,确定病因。

02

辨证选穴

根据患者病症,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03

穴位选择原则

局部与远端结合

除了局部取穴外,还可以选择远端穴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3

根据经络理论,选取与病症相关的穴位进行治疗。

02

循经取穴

依症选穴

根据病症表现,选取最有可能产生疗效的穴位。

01

消毒

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并对施针部位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进针

根据穴位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进行快速而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