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呼吸机治疗原理.pptx
文件大小:2.8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94千字
文档摘要

呼吸机治疗原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主要治疗模式01基本原理概述03关键参数设置04适应症与禁忌症05并发症管理06临床应用场景

基本原理概述01

机械通气定义与分类01机械通气定义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的通气方式。02机械通气分类根据呼吸机与患者连接方式不同,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根据通气模式不同,分为控制性机械通气和辅助性机械通气等。

正压通气核心机制通过呼吸机产生高于大气压的气道正压,将气体压入肺部,实现肺泡通气。正压通气原理可保证气道通畅,提高通气效率,改善氧合,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正压通气优点可能导致气压伤、肺泡破裂、循环负担加重等并发症。正压通气缺点

呼吸机与生理呼吸差异呼吸机通气与生理呼吸在通气模式、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方面存在差异。01.呼吸机通气可精确控制通气参数,满足不同患者需求,但缺乏生理呼吸的自动调节功能。02.呼吸机通气需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呼吸参数,及时调整呼吸机设置,避免并发症发生。03.

主要治疗模式02

无创通气(NIV)应用6px6px6px睡眠呼吸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早期主要适应症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减少并发症和感染风险,提高患者舒适度。无创通气优点单水平正压通气(CPAP)、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等。呼吸机类型010302通过血气分析、睡眠监测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估04

有创通气参数控制呼吸机参数设置呼吸机模式选择监测指标并发症预防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氧浓度等。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等。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气道峰压、平台压、氧饱和度等。避免过度通气、低氧血症、气压伤、呼吸道感染等。

患者病情评估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混合模式特点结合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的优点,提高治疗效果。适应性调节根据患者的实时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和通气模式。转换时机根据患者病情好转情况,逐步从有创通气过渡到无创通气,最终脱机。混合模式适应性选择

关键参数设置03

潮气量与通气频率调节潮气量定义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单位通常为毫升(mL)。潮气量设置成人一般为8-10ml/kg,小儿为6-10ml/kg,需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气频率定义每分钟内完成呼吸的次数,单位次/分钟。通气频率设置需根据病人的呼吸状况、潮气量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保证足够的通气量。

吸气/呼气压力平衡呼吸机在吸气相时提供的压力,以帮助患者吸气。吸气压力呼吸机在呼气相时提供的压力,以保持呼气通畅。呼气压力通过调整呼吸机参数,使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保持平衡,以确保患者舒适。压力平衡调节

氧浓度(FiO?)精准调控氧浓度监测采用氧传感器实时监测吸入气中的氧浓度,确保氧浓度的精准控制。03需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等指标进行精准调控。02氧浓度设置氧浓度定义吸入气中氧气的浓度,通常用FiO?表示,范围为21%-100%。01

适应症与禁忌症04

COPD急性加重干预呼吸机治疗目的呼吸机使用指征呼吸机治疗策略注意事项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和氧合。严重呼吸衰竭,PaO2≤60mmHg或PaCO2≥50mmHg,且存在呼吸肌疲劳。选择无创或有创通气模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通气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和呼吸机参数,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ARDS呼吸支持方案呼吸机治疗目的提高肺泡通气量,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保护肺组织免受损伤吸机治疗策略采用小潮气量、高呼吸频率的通气模式,如ARDSNet推荐的6ml/kg的潮气量和30次/分的呼吸频率。呼吸机使用指征ARDS患者,PaO2/FiO2≤200mmHg,且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和发绀。注意事项加强肺部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及时调整通气参数。

禁忌症风险预警绝对禁忌症气胸、肺大疱、大量胸腔积液等。01相对禁忌症呼吸道梗阻、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02风险评估在呼吸机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神经功能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03预防措施加强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降低风险。04

并发症管理05

气压伤预防策略气压伤的原因气压伤的预防措施气压伤的临床表现气压伤主要是由于呼吸机使用时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导致的,因此,调整呼吸机参数是关键预防措施。气压伤主要表现为气压性肺损伤、气压性中耳炎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提高呼吸机使用技能,确保呼吸机参数设置正确;对于高危患者,如肺部疾病患者、老年人等,应特别注意气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