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常见疾病防控与管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繁殖系统疾病
02
消化系统疾病
03
呼吸系统疾病
04
皮肤与寄生虫病
05
防控措施与治疗
06
日常健康管理
01
繁殖系统疾病
母猪分娩时或配种过程中细菌感染,常见菌种有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发病原因
保持母猪产房和配种环境的卫生,定期进行消毒;母猪分娩后,及时清理胎衣和产道,防止感染;定期给母猪进行生殖道检查,发现炎症及时治疗。
防控措施
母猪发情不正常,配种后流脓,有时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
症状表现
01
03
02
子宫内膜炎
使用抗生素进行子宫灌注,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同时配合全身治疗,如注射抗生素、退烧药等。
治疗方法
04
乳房炎
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
防控措施
治疗方法
母猪哺乳期乳房受到损伤或感染,如咬伤、挤伤、乳汁淤积等,导致细菌感染。
乳房肿胀、疼痛、发热,乳汁变性,有时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
保持母猪乳房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洗乳房;合理饲养,避免母猪营养不良或乳汁过多;及时隔离患病母猪,防止疾病传播。
使用抗生素进行乳房灌注,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同时配合乳房按摩和热敷,促进乳汁排出。
产后瘫痪
发病原因
母猪分娩后体内钙、磷代谢失衡,导致血钙水平急剧下降,引起肌肉无力、瘫痪。
症状表现
母猪分娩后不久出现肌肉无力、站立不稳、行走困难,最终瘫痪,伴随体温下降、意识模糊等症状。
防控措施
合理饲养,保证母猪怀孕期间和哺乳期的营养需求;分娩前适当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增加母猪体内的储备;分娩后及时给母猪补充钙、磷等矿物质,促进血钙水平的恢复。
治疗方法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钙剂,同时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加强护理,保持母猪清洁卫生,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02
消化系统疾病
病原及传播途径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症状表现
腹泻、呕吐、脱水、食欲不振等。
防控措施
加强猪舍卫生,定期消毒,确保母猪免疫力,及时治疗病猪,防止病毒扩散。
治疗方法
补液、止泻、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
传染性胃肠炎
便秘与腹泻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症状表现
治疗方法
便秘主要由饮水不足、饲料过干、缺乏运动等引起;腹泻则可能由消化不良、感染等引起。
便秘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硬;腹泻则为排便频繁、粪便稀薄。
保证母猪足够饮水,合理搭配饲料,加强运动,保持猪舍卫生。
便秘可灌肠、喂服缓泻剂;腹泻则需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如补液、调整饲料等。
胃溃疡
发病原因
长期应激、饲料粗糙、胃酸过多等。
01
症状表现
食欲不振、消瘦、呕吐、黑色粪便等。
02
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结合内窥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等。
03
治疗方法
减少应激,改善饲料质量,护胃、制酸、止痛,严重时需手术治疗。
04
03
呼吸系统疾病
猪流感
病原及传播途径
症状与诊断
防控措施
治疗方案
猪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接触和空气传播。
发热、咳嗽、呼吸急促、流鼻涕、肌肉疼痛、食欲不振等,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
定期接种疫苗、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通风干燥、减少猪群应激和接触病原。
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支持性疗法等,根据病情和兽医建议进行。
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发热等,剖检可见肺部病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认。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通风、减少猪群密度、定期消毒等。
敏感抗生素、支持性疗法,疗程较长,需持续用药。
支原体肺炎
病原及传播途径
症状与诊断
防控措施
治疗方案
病原及传播途径
症状与诊断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高热、咳嗽、呼吸困难、胸壁疼痛、口鼻流出泡沫等,剖检可见胸腔积液和肺部病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认。
传染性胸膜肺炎
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通风、隔离病猪、定期消毒等。
治疗方案
敏感抗生素、支持性疗法,严重病例需进行胸腔穿刺放液。
04
皮肤与寄生虫病
疥螨感染
病原体与传播途径
防控措施
症状与诊断
疥螨是引起母猪皮肤瘙痒和皮肤病变的寄生虫,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感染疥螨的母猪皮肤出现剧烈瘙痒、脱毛、皮肤炎症和结痂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及时隔离治疗患病母猪,使用杀螨药物治疗。
皮肤真菌病
皮肤真菌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母猪皮肤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如皮肤损伤、擦伤等。
病原体与感染途径
症状与诊断
防控措施
感染真菌的母猪皮肤出现圆形或环形的脱毛区,皮肤红肿、瘙痒,病变部位常有小水泡或结痂。通过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通风干燥,避免母猪皮肤受损。发现患病母猪及时隔离治疗,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体外寄生虫防控
常见寄生虫种类
母猪体外寄生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