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七章土壤生态系统.ppt
文件大小:8.58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3.27千字
文档摘要

公司徽标第1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章土壤生态系统第一节土壤第二节生态系统第2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土壤(一)土壤和土壤肥力(二)土壤的组成、结构(三)土壤的分类与分布第3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土壤和土壤肥力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第4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土壤的组成、结构--------图1、矿物质组成2、土壤粒组3、土壤质地4、土壤结构5、土壤有机质土壤中的矿物质(无机物)源于岩石的风化作用。从起源来说,土壤中的矿物质包括了岩石碎屑、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三个部分。岩屑是大块岩石破坏后的残屑,但仍然是一种矿物质的集合体;原生矿物是岩屑进一步分解破坏、矿物集合体分散后的产物;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化学风化或蚀变后的新型矿物(1)砂质土类:砂质土类是指以砂粒为主的土壤,通常砂粒含量在70%以上。分出两种具体的质地类型:砂土和壤砂土。(2)粘质土类:粘粒占优势的土壤属于粘质土类,粘粒的含量—般不低于40%。可分出粘土、砂质粘土和粉砂粘土三个具体类型。(3)壤质土类:壤质土可以看作是砂粒、粉砂粒和粘粒三者在比例上均不占绝对优势的—类混合土壤。土壤团聚体或结构体按形态一般分为球状、板状(片状)、块状和柱状四种基本形态。土壤共计有7种结构形态:疏粒状、团粒状、片状、棱块状、团块状、棱柱状、圆柱状土壤中的有机质包括两大类:①原始残体及半分解的有机质;②新形成的腐殖质有机残体在土壤中的转化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叫矿质化过程,也就是分解过程。即有机残体在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下彻底氧化分解为尤机矿质养分与CO2和H2O的过程。一种称为腐殖化过程,其产物是腐殖质。腐殖质:有机残体在微生物不完全分解时的中间产物,能重新合成一类性质较稳定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腐殖质。-----表第5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土壤的分类前苏联采用的是8级土壤分类系统: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相。美国采用的是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土系6级分类系统。中国采用的是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7级分类系统。共分出12个土纲、27个亚纲、60个土类、234个亚类。土纲有铁铝土、淋溶土、中淋溶土、钙层上、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和高山土表4-3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纲和亚纲(1995)2、土壤的分布由于成土因素如气候、生物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导致土壤的分布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图4-15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图南迦巴瓦峰土壤垂直带普(三)土壤的分类与分布第6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第7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颗粒名称直径(mm)砾石2.00粗砂2.00~0.2细砂0.2~0.02粉砂0.02~0.002粘粒0.002表4.1土壤颗粒分组第8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返回第9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返回第10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山寒冻风化壳状地衣高山寒漠土带海拔(m)南坡北坡同南坡高山冰雪带高山寒带草甸高山草甸土带亚高山寒带灌丛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带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山地漂灰土带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山地暗棕壤带山地准亚热带半常绿阔叶林山地黄棕壤带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黄壤带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山地棕壤带1000河谷准热带季雨林黄色赤红壤带南迦巴瓦峰土壤垂直带谱(彭补拙)返回第11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二)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三)生态系统的功能(四)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五)几种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第12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