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模块二传热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98课件.ppt
文件大小:417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1.68千字
文档摘要

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模块二传热——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学习目标:1.理解总传热系数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工业上常用的强化传热措施。*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Q=KS△tm传热基本方程K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换热器的类型、流体的性质以及操作条件。K的来源:取经验值、现场测定、公式计算。一、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1.取经验值P100表2-3列管式换热器中传热系数K的范围2.现场测定测定有关数据,如设备的尺寸(S)、流体的传热量(Q热)和进出口温度(Δtm)。提问:方法1和2各有什么不足?*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twTw对流对流导热冷流体热流体tTQ热、冷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是一个对流——传导——对流的串联过程。假设热流体走管程,冷流体走壳程,即3)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1)热流体对壁面的对流传热2)固体壁面的导热3.公式计算*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根据热阻叠加原理,得:故:热阻1/KS或总传热系数K的基本计算公式为:*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S可选传热面积的外表面SO或内表面Si或平均表面积Sm,但K必须与所选的面积相对应。比如式中K——总传热系数,单位W/(m2·K)。*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讨论:(1)假定壁面很薄,冷热流体进行热交换时,则传热系数(2)若传热的固体壁面为金属材料,即导热系数很大,且厚度很薄时,与,相比时,可忽略不计,此时*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3)当两个对流传热膜系数相差很悬殊时,则K值与对流传热膜系数小的膜系数很接近。如下:所以,要提高其传热系数K值,必须提高小的膜系数才得以见效。时或时结论:K值与α小的膜系数很接近,提高α小,K增大。*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4)从传热方程式(Si≈So)整理得:得得结论:壁温总是接近膜系数大的哪一侧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传热壁面常有污垢形成,对传热产生附加热阻,该热阻称为污垢热阻。影响污垢形成的因素有:流体的性质,传热壁面的材料、操作条件、清洗周期。一般垢层的导热系数都比较小,在生产上尽可能防止和减少污垢的形成。结论:很薄的一层污垢也会产生较大热阻。*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在工程计算上需要考虑污垢热阻,此时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Rsi、Rso——传热面内侧和外侧的污垢热阻,m2·K/W。P102传热壁为平壁或薄管壁时,*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强化传热是设法提高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其目的是以最小的传热设备获得最大的生产能力。因此,强化传热的途径主要有:加大传热面积可以增大传热速率,但设备增大,投资和维修费也随之增加。采用翅片或螺旋翅片管代替普通金属管。a.加大传热面积二、强化传热*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物料的温度是由工艺条件决定的。在理论上可采取提高加热介质温度或降低冷却介质温度的办法,但受必须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采用逆流代替并流或增加壳程数。b.增加平均温度差*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减少壁厚或使用热导率较高的材料;防止污垢形成或经常清除污垢;加大流速(多管程或采用折流板),提高湍动程度,减少层流内层的厚度;及时排除冷凝液和不不凝性气体均有利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假定S0=Si=Sm)c.减少传热阻力,提高传热系数P105例题2-132-14*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总传热系数及强化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