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3课++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文件大小:726.2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2.11千字
文档摘要

2023班《中国历史》教案

周次:第3周班级:教师:

教学内容

第3课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时

1课时(第3周第2课时)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秦朝统一的过程、秦朝巩固的的具体措施、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历史意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原因。

能力目标

能够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方法评价秦始皇、分析秦朝政治得失。

素养目标

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史观。

教学

重点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教学

方法

史料教学法、引导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

【复习旧课】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春秋五霸具体指哪五个?

战国七雄分别是指哪几个国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6“荆轲刺秦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秦的统一

1.秦王嬴政亲政后,采取的统一方略()、()。P16

——教师结合PPT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在书本上查找答案并回答交流,教师简单点评。(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2.在统一的过程中,秦国先后攻灭了哪六国?P16

——教师结合PPT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在书本上查找答案并回答交流,教师简单点评。(韩、赵、魏、楚、燕、齐)

3.讨论交流:你觉得秦王能灭六国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16

(A.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百姓渴望安定统一;

B.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结束分裂的局面;

C.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4.讨论回答:秦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P17

——教师结合PPT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在书本上查找答案并回答交流,教师简单点评。(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融,推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秦朝在政治方面主要采取了哪几项措施来巩固统一?

设立三公九卿官制

——教师设问:你知道三公九卿的具体内容吗?P18

推行郡县制

——设问:秦朝的郡县制基本内容有哪些?P18

(4)思考回答: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的确立,有什么历史意义?P18

——教师提示:标志着秦朝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传承。

2.为了巩固政权,秦朝在经济方面主要采取了哪几方面的措施?P18—P19

3.秦始皇在文化方面实行“书同文”,统一文字,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P19

——教师设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点并要求学生朗读和做笔记。

有利于政令的传达、法律的施行以及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际发展的历程,对形成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学习:修筑万里长城(视频)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的灭亡

1.思考点1: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P20

第一,崇尚严刑峻法,并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二,沉重的赋税、徭役,导致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第三,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不堪命,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教师结合PPT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在书本上查找答案并回答交流,教师简单点评。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焚书坑儒(片段)》

2.思考点2: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什么关系?P20

——教师结合PPT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在书本上查找答案并回答交流,教师简单点评。

(参考观点:秦朝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两者是因果关系。)

【小结新课】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如今,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不合时宜,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强盛,需要科学的思想和民主的制度。当前我们党坚持倡导和力行的发扬民主,坚持“依法治国”方针,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公元前221年,秦王()建立秦朝,定都()。

2.秦朝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机构,其中三公是指()、()、(),为主要辅佐大臣。

3.结合所学历史,简单谈谈你对秦始皇的看法。(书本P21“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