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胸腰椎生物力学和手法进展.ppt
文件大小:33.46 M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3.36千字
文档摘要

第3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脊柱屈曲时,脊髓因处于屈曲运动轴的后面,故随之被拉伸而上升,硬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等附属结构也随之被拉紧。在生理状态下,由于这些附属结构具有较大的活动度和松弛性,故脊柱脊柱屈曲并不会引起硬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张力的提高而引起神经刺激。但在病理情况下,如神经根受压、硬脊膜粘连时,限制了其活动度,脊髓的上升将引起这些附属结构张力的急剧增高,从而导致疼痛刺激。第3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腰部前屈运动对关节突作用是以向前移动为主,过度屈曲将导致两关节突的抵触,不利于扩大神经根管和改善关节突之间的关系。第3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棘突细长,向后下方倾斜,相邻棘突互相成叠瓦状排列;椎体后外侧上下角各有四个卵圆形凹陷,为肋椎关节面,与肋骨小头组成肋椎关节;横突外端亦有一卵圆形凹陷,与肋骨结节组成肋横突关节。第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运动生理1.屈伸运动当胸椎活动节段前屈时,上位胸椎骨的下关节突在下位椎骨上关节突关节面上向上滑移,前屈的限制因素是棘间韧带、后纵韧带及后关节囊的弹性张力;第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胸椎活动节段后伸时,上位胸椎的下关节突向下滑移,其限制因素是棘突的骨性碰撞和前纵韧带的弹性张力。第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侧屈运动胸椎活动节段进行侧屈运动时,上位胸椎的同侧下关节突向下滑移而对侧下关节突上移,同侧关节突间的骨性碰撞和对侧横突间韧带的张力是侧屈运动的限制因素。第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旋转运动胸椎两侧后关节面呈向心性同心弧排列,弧面的圆心位于椎体中心,旋转运动即是胸椎两侧后关节面之间的相对滑移。胸椎旋转运动不仅受到短韧带张力的限制,还受到相应肋骨环弹性的影响,当中老年以后,肋骨有机成分减少,弹性降低,则胸椎活动节段的旋转运动的范围也要明显减少。第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胸椎按压微调手法1.俯卧位胸椎拇指交叉按压微调手法第8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俯卧位胸椎掌根交叉按压棘突整复法第9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俯卧位胸椎交叉按压棘突微调手法第1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改良对抗复位法第1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讲腰椎短杠杆微调手法一.解剖特点1.骨结构特点腰椎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内后方,下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外前方。腰椎后关节突关节面排列的方向接近人体冠状面,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外下方,而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关节面则向后内方。第1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腰椎间盘特点由于腰椎生理前凸的存在和及承受很大的静力及运动载荷的影响,腰椎间盘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较厚,腰椎间盘的厚度占整个腰椎总长的三分之一;二是髓核位于椎间盘的偏后方,髓核中心位于椎间盘中、后三分之一交界处,髓核后方的纤维环结构相对显得较为薄弱;三是纤维环后方后纵韧带的保护不足。第1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运动生理1.腰椎静力学腰椎基本上处于垂直排列,而骶椎或多或少处于前后排列,腰骶关节成为二种不同形态构件的过渡交界区。正常人第一腰椎上缘与水平面有30°的夹角,第五腰椎在剪切分力的作用下趋向于向前下方滑脱,唯一能对抗剪切分力的骨性结构是腰5骶1的后关节突,这一互相对抗力的作用链节则在椎弓根。第1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腰骶关节还受髂腰韧带的加强,髂腰韧带可分为上下二股,上股起自第四腰椎横突,走向外后下方,止于髂嵴;下股起于第五腰椎横突,止于髂嵴和骶髂关节前缘。由于髂腰韧带的作用,第四、第五腰椎实际上起着腰骶部静力性连接的作用。第18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9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腰部真正的动力中心是第三腰椎,第三腰椎是腰骶部下行肌纤维和胸背部上行肌纤维的动力中继站。另一方面,第十二腰椎是胸曲和腰曲之间的稳定点,它具有发育良好的椎体,起着真正的旋转轴的作用。第2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腰椎运动学(1)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