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核酸分解代谢与合成.ppt
文件大小:16.29 MB
总页数:5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6.32千字
文档摘要

(二)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14C标记的HCOOH和15N标记的不同氨基酸与鸽肝匀浆物共培养,得到Pu环各元素的来源,1950s由J.Buchanan和G.RobertGreenberg提出Hypoxanthinedenovosynthesis假说,并证明HypoxanthineNt是Ade-Nt及Gua-Nt合成的前体。第30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是体内嘌呤核苷酸合成的主要途径.合成部位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肠和胸腺,而脑、骨髓则无法进行此合成途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原料:磷酸核糖、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及一碳单位合成特点:磷酸核糖为起始物,逐步加原料合成嘌呤环,形成重要中间产物IMP(次黄嘌呤核苷酸),再由它转变为AMP和GMP。第31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1、反应式2、嘌呤中原子的来源CO2天冬氨酸甲酰基(一碳单位)甘氨酸甲酰基(一碳单位)谷氨酰胺(酰胺基)【记忆】“竹竿”(Gly)立中央,“谷子”(Gln)下面长,二氧化碳“天”(Asp)上飘,“假仙”(甲酰)在两旁第32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MP+ATP2ADP腺苷激酶GMP+ATPGDP+ADP鸟苷激酶ATP+GDPADP+GTP鸟苷二磷酸激酶磷酸核糖IMPGMPAMP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在磷酸核糖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两个阶段:首先合成IMP,再由IMP转变成AMP与GMP。?嘌呤核苷酸是在一磷酸水平上合成的,在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中逐步合成嘌呤环。调节酶: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磷酸核糖酰氨氨基转移酶第33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过程(AMP,GMP)第34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5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6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特点:1.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合成嘌呤环的。2.IMP的合成需6个ATP,7个高能磷酸键。AMP或GMP的合成又需1个ATP3.嘌呤核苷酸是在一磷酸水平上合成的,调节酶: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磷酸核糖酰氨氨基转移酶4.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催化的反应是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关键步骤,AMP与GMP能够协同抑制此酶的活性第37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从头合成的调节调节方式:反馈调节和交叉调节R-5-PATPPRPP合成酶PRPP酰胺转移酶PRAIMP腺苷酸代琥珀酸AMPADPATPXMPGMPGDPGTP++_____IMP腺苷酸代琥珀酸XMPAMPADPATPGMPGDPGTPATPGTP__++第38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脑、骨髓等只能进行补救合成。A+PRPPAMP+PPi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G+PRPPGMP+PPi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R+ATPAMP+ADP腺苷激酶第39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den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APRT)2.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3.腺苷激酶(adenosinekinase)参与补救合成的酶第40页,共5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腺嘌呤+PRPPAMP+PPiAPRT次黄嘌呤+PRPPIMP+PPiHGPRT鸟嘌呤+PRPPHGPRTGMP+PPi合成过程腺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