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单独(对口)招生考试语文复习指导03现代文阅读.pptx
文件大小:3.9 M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记叙文阅读考试要求1.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线索,脉络和层次。2.能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3.能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领悟作品的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4.能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描写,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

典型例证【参考答案】A【解析】由“说话很有趣,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可以推断出“她”的性格特点是幽默。专题一记叙文阅读例1【2021】阅读下面这句话,符合“她”性格特征的一项是()。她很活泼,说话很有趣,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都很喜欢和她在一起。A.幽默B.马虎C.骄傲D.害羞

典型例证【参考答案】D【解析】选段是2018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马旭的颁奖词,“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是指马旭夫妇点滴积攒,最终攒到1000万,捐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此处用到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专题一记叙文阅读例2【201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2题。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摘自《2018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1.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借代B.拟人C.排比D.比喻

典型例证【参考答案】C【解析】选段没有提到马旭“对待朋友却很大方”,故答案选C。专题一记叙文阅读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小离家,乡音无改”说的是马旭虽然小时候就离开了家乡,但是从来没有忘记过家乡。B.“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表彰马旭把一生的积蓄捐献给家乡的无私行为。C.马旭一生节俭,日子过得很清贫,但是对待朋友却很大方。D.颁奖词称赞马旭是巾帼英雄,不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裕,却把一生的积蓄都捐献给家乡,是一个具有高贵心灵的人。

典型例证专题一记叙文阅读例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胡同文化汪曾祺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

典型例证专题一记叙文阅读例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着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典型例证专题一记叙文阅读例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再见吧,胡同。(选自《汪曾祺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有改动)1.请概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段落大意。第一段:。第二段:。【参考答案】第一段: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二段:写北京人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

典型例证专题一记叙文阅读例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文中“臭豆腐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