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4章脆性变形2断层概述分类及各论.ppt
文件大小:15.33 MB
总页数:6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4.85千字
文档摘要

断层各论(一)正断层(二)逆断层(三)平移断层第3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正断层1.一般特点

正断层是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在自然界,正断层产状较陡,倾角一般>45°(60°~70°为主)。第3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正断层组合型式阶梯状断层: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呈整体均匀下降,构成阶梯状。第3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掀斜式阶梯状断层(箕状构造):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呈整体不均匀翘曲下降,构成掀斜阶梯状。规模大者控制断陷盆地沉积,地貌上表现为单面山与山谷相间景观。下盘上盘第3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地堑: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断层之间为共同下降盘之组合。地堑也可以由一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阶梯状断层组成。地堑第3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地垒: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反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断层之间为共同上升盘之组合。地垒可以由一组走向基本一致反向倾斜的阶梯状断层组成。地垒组合与地堑组合正好相反。地垒第3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盆-岭构造(也称盆-山构造):盆岭构造一词源自美国西部科迪勒拉山系盆岭区,指由不对称的纵列单面山、山岭及其间的盆地组成的构造-地貌单元。它是在区域伸展作用下形成的地堑、地垒、掀斜式阶梯状断层控制下发育的构造-地貌型式。属大-特大型正断层组合型式。第36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裂谷构造:是指在区域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狭长断陷,切割深发育演化时间长的大-特大型正断层地堑组合型式。它是全球板块构造的一种类型。裂谷的一些主要特征:(1)由一系列正断层为主的地堑、半地堑组成的复杂地堑系、断陷谷、断陷盆地等构造-地貌。

(2)内部有一套巨厚磨拉石建造,常伴有蒸发岩和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积。

(3)两类岩浆岩组合:大陆溢流玄武岩和双峰式火山岩带。

(4)浅源地震带,巨大负布格重力异常和负磁异常带。东非裂谷第37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环状断层:是由若干条弧形、半环状断层围绕一个中心成同心圆状排列之组合。

放射状断层:是由若干条断层自一个中心向外成辐射状排列之组合。这种构造组合型式形成是深部隆拱或隆升作用导致的平面引张结果,规模一般不大,以小型为主。环状断层放射状断层第38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斜列型(雁列式)断层:斜列型或雁列式断层构造是由若干条彼此平行的正断层呈斜向错列之组合。单条断层与斜列式断层带(串连线)走向呈30°-45°斜交。

这种断裂构造组合型式是区域扭动(剪切)作用之结果,规模中等,常常控制中-小型断陷盆地。第39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正断层形成地质背景

正断层可以产生于各种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在构造强烈挤压的变形构造带,正断层通常不发育,也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作为挤压构造的伴生或派生构造。

正断层通常在构造伸展或拉张地区(如板块或地块内部、地台、地台活化区),正断层及其组合形式占主导地位。第4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逆断层1.一般特点

逆断层是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逆断层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构造型式,规模从小型到大-特大型普遍发育。根据断层倾角大小,一般划分为高角度逆断层(>45°)和低角度逆断层(<45°)。

第4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种特殊的断层-圆柱状断层第4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逆冲推覆断层是低角度逆断层中的一种,断层倾角很小(<30°)水平位移量可达5km以上。断层上盘是远处推移而来称为外来岩块(体)或逆冲岩席;而断层的下盘相对未动称为原地岩块(体)。当断层上盘的外来岩块或逆冲岩席遭受强烈侵蚀切割,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表现为两种常见特征构造形式:

构造窗:一大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

飞来峰:一大片被强烈剥蚀出来的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第4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逆断层组合型式

叠瓦(叠冲)式逆冲断层: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逆冲断层组成,各条断层的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逆冲上升,平面上构成叠瓦状。第4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台中地区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