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数学 第十二章 统计(文) 12.1 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doc
文件大小:296.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3.4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二章统计(文)

网络体系总览

考点目标定位

1.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

2.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

复习方略指南

在本章的复习中,要理解几种抽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应充分注意一些重要概念的实际意义,理解概率统计中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所学的概率统计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部分内容高考命题趋向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其简单的应用.

对有关概率统计的应用题要多加关注.

12.1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

巩固·夯实基础

一、自主梳理

1.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两种.

这两种抽样方法都是不放回抽样和等概率抽样.

2.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将总体与随机变量沟通后,就可以用概率的知识研究统计问题.

(1)当总体中的个体取不同值很少时,其频率分布表由所取的样本的不同值及相应的频率来表示,其几何表示就是相应的条形图.

(2)当总体中的个体取不同值较多时,对其频率分布的研究要用到整理样本数据的知识,列出频率分布表和区间内取值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3.累积频率分布.累积频率分布是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一组数据分布的情况,因此在频率分布表中常增设一列累积频率,而且常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下面画出累积频率分布图;当样本容量无限增大,频率分布直方图趋近于总体密度曲线时,相应的累积频率分布图也会趋近于一条光滑曲线,即累积分布曲线.

4.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了解统计中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明确正态总体及其概率密度函数的概率,掌握正态曲线的性质及其应用,并了解“小概率事件”的概念和它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发生的思想.

二、点击双基

1.为调查参加运动会的1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0名运动员是总体B.每个运动员是个体

C.抽取的100名运动员是样本D.样本容量是100

解析:这个问题我们研究的是运动员的年龄情况.因此应选D.

答案:D

2.一个总体中共有10个个体,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则某特定个体入样的概率是()

A.B.C.D.

解析: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中抽取,则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同为,所以选C.

答案:C

3.(2005江西高考)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则a、b的值分别为()

A.0.27,78B.0.27,83C.2.7,78D.2.7,83

解析:组距=0.1,4.3—4.4之间的频数为100×0.1×0.1=1.

4.4—4.5之间的频数为100×0.1×0.3=3.

根据前4组频数成等比数列,则4.6—4.7的频数为1·()3=27.

∴最大频率a==0.27.

根据后6组成等差数列,且有100-13=87(人),设公差为d,则6×27+d=87,

∴d=-5.∴b=4×27+×(-5)=78.

答案:A

4.(2005全国高考卷Ⅲ)经问卷调查,某班学生对摄影分别执“喜欢”“不喜欢”和“一般”三种态度,其中执“一般”态度的比“不喜欢”的多12人,按分层抽样方法从全班选出部分学生座谈摄影,如果选出的是5位“喜欢”摄影的同学、1位“不喜欢”摄影的同学和3位执“一般”态度的同学,那么全班学生中“喜欢”摄影的比全班人数的一半还多_____________人.

解析:由题知,设三种态度的人数分别为5x、x、3x,则3x-x=12.∴x=6,即人数分别为30、6、18.∴30-(30+6+18)÷2=3.

答案:3

5.(2006郑州模拟)一个单位有职工360人,其中业务人员276人,管理人员36人,后勤人员48人,为了了解职工的住房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抽样方法,则应从后勤人员中抽取__________________人.

解析:由题意得×48=4(人).

答案:4

诱思·实例点拨

【例1】某批零件共160个,其中一级品48个,二级品6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