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策略4、回归家庭和社会期回归家庭和社会期是患者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对直接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问题必须予以充分考虑。(1)心理干预TSCI患者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包括烦躁、焦虑、抑郁,应给予患者鼓励性的回答,帮助患者重建信心,必要时予以抗焦虑药物处理。帮助患者参与能重建认同感的工作,例如家庭角色的调整和相互适应,以助其重新获得新的家庭和社会角色。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策略(2)院外护理基于智能设备的交互式移动健康管理平台(iMHere)可以帮助TSCI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预防尿路感染和压疮的发生,减少再次就诊次数,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帮助其回归正常生活。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策略(3)连续评估患者健康问卷-9(PHQ-9)和工作康复问卷-自我报告版本(WORQ-SELF)是评估TSCI患者抑郁程度的有效工具之一,旨在评估康复环境中不同TSCI患者人群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评估患者恢复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改善其生存质量。共识:回归家庭和社会期,应充分重视心理干预和院外护理,可以帮助TSCI患者树立信心,重新获得家庭和社会角色。主要康复措施1、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在多方面能减轻TSCI后的应激反应,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一般建议伤后数小时内,最好在伤后9~12h;第1个24h内行多次治疗,最少2次,可以3次或更多。因此,建议在早期急救时,应积极转运至有高压氧的地区或医院尽早治疗。共识:高压氧治疗对于急性期TSCI患者效果最佳,时间越早,疗效越佳。主要康复措施2、理疗(1)电刺激疗法经皮脊髓电刺激可以增强慢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自发运动、肌肉力量和功能,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无创表面功能电刺激辅助下的下肢步态训练,能观察到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改善、对步行辅助器具的依赖性降低,甚至有部分的神经功能恢复。功能性电刺激辅助下的运动疗法,还能实现肌肉重塑,改善骨骼肌废用性萎缩,从而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康复。主要康复措施(2)水疗水疗是利用温水浮力、阻力、静水压力、热能传递及改变溶质等多个方面设计训练方案进行康复训练的治疗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肌力、关节活动灵活性和心血管功能。另外,让患者在深水跑步有氧训练,并借助训练器具设计动作以提高安全活动范围,可以有效缓解下腰疼痛、提高肌力和身体状态。共识:电刺激疗法和水疗可以帮助恢复期TSCI患者有效提高其运动功能、肌力和身体状态。主要康复措施3、康复辅具(1)矫形器对于TSCI早期患者,颈椎佩戴颈托,根据稳定情况摘除。胸腰段选择可塑形的硬质矫形器,稳定后再更换软性矫形器。对于四肢,选择上肢或下肢体矫形器,肢体保持中立位,防止关节挛缩。主要康复措施康复阶段重点改善患者的站立或恢复步行能力,最大限度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改善生存质量。对于颈髓损伤所致的四肢不同程度瘫痪,上肢功能的训练尤为重要,通过选择上肢矫形器帮助患者完成日常进餐和生活动作。胸髓损伤患者的上半身基本正常,但腰背平面以下肌肉瘫痪,腰背部矫形器可帮助直立躯干,增加肺活量;使用髋、膝、踝、足矫形器帮助训练站立和行走。腰髓损伤患者的上半身躯干平衡功能正常,使用髋、膝、踝、足矫形器和拐杖可完成日常大部分动作。下腰髓损伤患者的上肢功能正常,腰方肌、髂腰肌正常,髋关节活动正常,使用膝、踝、足矫形器。骶髓损伤患者的足部分功能受损,可以使用踝、足矫形器和足托。在功能训练上,选择截瘫步行矫形器可以改善患者行走能力和生存质量,其效果得到国际上公认。主要康复措施(2)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对于颈髓损伤引起的四肢截瘫患者,选择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患者实现自主康复训练肩肘腕和手部的功能,实现人机互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手部的康复治疗效果。对于胸髓及以下损伤的截瘫患者,自身恢复能力有限,选择下肢外骨骼可为患者提供站立和行走能力,提供其步行和承重能力。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行走系统可以持续提高其行走能力,提升脊髓损伤患者的幸福感。主要康复措施(3)轮椅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丧失,轮椅是必备的日常生活辅具,可以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与生存质量的提高。轮椅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功能和需求以及日常生活环境等方面。一般情况下,颈髓损伤选择电动轮椅,胸髓损伤选择轻质普通手动轮椅,腰髓及以下者选择手动轮椅或运动轮椅。主要康复措施(4)生活辅具脊髓损伤患者除了上述辅具外,生活辅具配置必不可少。例如袖带、勺叉、盘子挡圈、带吸管的饮水杯等。袖带可以用来训练手部握力帮助日常用餐;而盘子挡圈用来防止食物推出撒落。共识:康复辅具训练应根据患者截瘫脊髓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及患者全身状况、心理因素、康复目标来综合选择,方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谢谢!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