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麻醉科三基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一)A1型题
1.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静脉麻醉药()
A.硫喷妥钠
B.氯胺酮
C.依托咪酯
D.利多卡因
E.丙泊酚
答案:D。解析:利多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并非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氯胺酮、依托咪酯、丙泊酚均为常用的静脉麻醉药。
2.成人蛛网膜下腔终止于()
A.第1骶椎水平
B.第2骶椎水平
C.第3骶椎水平
D.第4骶椎水平
E.第5骶椎水平
答案:B。解析:成人蛛网膜下腔终止于第2骶椎水平。
3.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A.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及恐惧心情
B.提高患者的痛阈
C.减少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
D.预防术后感染
E.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
答案:D。解析: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主要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及恐惧心情,提高痛阈,减少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并不包括预防术后感染。
4.下列关于硬膜外麻醉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老年人比青年人用药量少
B.在孕妇,麻药可能转移到胎儿
C.麻醉药也进入蛛网膜下腔
D.比腰麻引起的血压下降轻
E.硬脊膜囊终止于第2骶椎水平
答案:C。解析:硬膜外麻醉时,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一般不会进入蛛网膜下腔。老年人因生理功能减退,比青年人用药量少;孕妇用药时,麻药可能通过胎盘转移到胎儿;硬膜外麻醉比腰麻引起的血压下降轻;硬脊膜囊终止于第2骶椎水平。
5.局麻药中毒时,发生惊厥的主要机制是()
A.大脑皮质兴奋
B.兴奋大脑兴奋性通路
C.抑制大脑抑制性通路
D.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E.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
答案:C。解析:局麻药中毒时,主要是抑制大脑抑制性通路,使大脑皮质脱抑制而发生惊厥。
6.下列哪项不是氯胺酮麻醉的禁忌证()
A.高血压
B.冠心病
C.法洛四联症
D.颅高压
E.青光眼
答案:C。解析:氯胺酮可使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眼压升高,故高血压、冠心病、颅高压、青光眼患者禁用。法洛四联症患者可使用氯胺酮,因其可增加肺血管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
7.小儿麻醉中,最能反映麻醉深度的是()
A.血压
B.心率
C.呼吸
D.眼征
E.出汗
答案:B。解析:在小儿麻醉中,心率最能反映麻醉深度。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呼吸在小儿麻醉中变化不如心率敏感;眼征可反映一定麻醉状态,但不如心率准确;出汗不是反映麻醉深度的可靠指标。
8.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是()
A.禁食6小时、禁饮2小时
B.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
C.禁食10小时、禁饮4小时
D.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E.禁食12小时、禁饮6小时
答案:D。解析: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9.下列哪项不是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
A.牙齿损伤
B.误入食管
C.单侧通气
D.气胸
E.肺部感染
答案:D。解析: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包括牙齿损伤、误入食管、单侧通气、肺部感染等。气胸一般不是气管内插管直接导致的并发症。
10.正常人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约为()
A.25~30mmHg
B.30~35mmHg
C.35~45mmHg
D.45~50mmHg
E.50~55mmHg
答案:C。解析:正常人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约为35~45mmHg。
(二)A2型题
11.患者,男性,35岁。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拟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下肢剧烈放射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穿刺针损伤脊髓
B.穿刺针损伤神经根
C.局麻药不良反应
D.硬膜外血肿
E.硬膜外脓肿
答案:B。解析:穿刺过程中出现下肢剧烈放射痛,最可能是穿刺针损伤神经根所致。脊髓损伤一般表现为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局麻药不良反应多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惊厥、低血压等;硬膜外血肿和硬膜外脓肿一般在术后逐渐出现症状。
12.患者,女性,28岁。剖宫产术后要求镇痛,使用硬膜外腔镇痛泵。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坐起时加重,平卧时减轻。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低血压
B.局麻药中毒
C.硬膜外血肿
D.脑脊液外漏
E.感染
答案:D。解析:患者使用硬膜外腔镇痛泵后出现头痛、头晕,坐起时加重,平卧时减轻,符合脑脊液外漏引起的低颅压性头痛的表现。低血压一般无坐起加重平卧减轻的特点;局麻药中毒多有惊厥等表现;硬膜外血肿多有神经受压症状;感染一般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13.患者,男性,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