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
A1/A2型题
1、下列有关情绪情感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情绪情感发育是一个分化的过程
B.愉快系列的情感常常先于不愉快系列的情感
C.2岁左右已具备了与成人相同的情感种类
D.情绪情感发育是从表达方法、眷念行为、社会游戏、自我概念等方面来分的
E.情绪情感发育阶段可分7个阶段
【答案】B
【解析】小儿情绪情感发育在分化的过程中,不愉快系列的情感常常先于愉快系列的情感,其余说法均为正确,所以选项为B。
2、下列哪项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A.情绪变化
B.情绪与情感的两极矛盾
C.高级的社会情感有了较大的发展
D.个性成熟、特点鲜明
E.意志坚定、自我意识明确
【答案】A
【解析】老年期的心理发育特征为:情绪变化、感知功能退化、记忆力减退、智力改变、人格改变。情绪与情感的两极矛盾是青春期的心理发育特征;高级的社会情感有了较大的发展是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个性成熟、特点鲜明及意志坚定、自我意识明确是中年期的心理发育特征。
3、女孩多表现的行为问题是()。
A.生理功能行为问题
B.运动行为问题
C.社会行为问题
D.性格行为问题
E.语言行为问题
【答案】D
【解析】男孩的行为问题多于女孩,多表现运动与社会行为问题;女孩多表现性格行为问题。多数儿童的行为问题可在发育过程中自行消失,所以选项为D。
4、下列哪项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信念
E.意志力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动机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机产生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即诱因,它们经常诱发动机。诱因是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在条件,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5、穿横条衣服使人身体变胖,墙壁上装镜子使房间变得更大,这属于()。
A.错觉
B.感觉
C.视差
D.惯性
E.补偿
【答案】A
【解析】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界的客观刺激,因而不是通过主观努力就可以纠正的。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最常见的错觉是视错觉。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多长时间()。
A.1~2秒
B.20~40秒
C.60~70秒
D.70~80秒
E.50~60秒
【答案】B
【解析】短时记忆(操作或工作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l分钟的记忆。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力广度)大约是7±2个组块。
7、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内在特征的是()。
A.情绪的丰富
B.情绪的深刻化
C.情绪的稳定性逐步提高
D.情绪的社会化
E.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答案】B
【解析】婴幼儿情绪的丰富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继续分化和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情绪的深刻化则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内在特征;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是指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情绪的社会化指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绪中交往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是指道德感的发展。
8、小张阅读《红楼梦》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林黛玉形象,这属于()。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E.空想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想象的理解与掌握。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发展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9、心理卫生保健最关键的时期是()。
A.儿童期
B.青少年期
C.更年期
D.中年期
E.老年期
【答案】B
10、有关学龄期儿童心理发育特征错误的是()。
A.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B.智力发展最快
C.高级的社会情感有了较大的发展
D.认知过程逐步完善
E.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答案】A
【解析】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是青春期的心理发育特征,不是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所以选项为A。
11、小儿出现初步抽象思维的年龄是()。
A.1岁
B.2岁
C.3岁后
D.3岁前
E.4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