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2
《气液传动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气液传动控制技术
课程代码:3190530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
学时:72学时(理论:36实践:36)
学分:4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气液传动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主要研究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一般规律和具体应用的一门科学,这门技术与其它传动形式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应用广泛,以优良的静态、动态性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无论是机械制造、模具、数控,还是自动化都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该课程实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满足了机电类教育人才的要求,是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机械企业有关专家与本院专业教师共同反复研讨下,结合专业教学任务与专业工作过程特点,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就业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项目案例)为导向,具有企业的“仿真性”是本门课程教学设计的方向。以液压与气动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为课程主线,以液压与气动技术在机械行业中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技能要求,采用循序渐进方式和实现理论教学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做”三位一体共同完成。通过知识点、技能点的典型案例分析与讲解等教学任务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教学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液压与气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拆装等技能。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一)总体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液压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获得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训练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技术员、维护安装技术员必须的气动液压系统设计、装配和调试技能;
认识到这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以6S为核心的职业素养。
(二)具体目标与要求
1.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
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良好作风
③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
④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2.知识目标
①较好的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②能较好的掌握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③有阅读并分析典型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的能力
④有初步的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调试和排故的能力
3.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④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一)课程进程与安排
学习任务(项目)描述、内容排序、要求及学时分配见下表:
表1《气液传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表
序号
学习任务
子任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目的要求
教学方式
教学
场地
1
任务1:液压气动系统基础认知
课程介绍、实验要求、考核方法
知识点:课程介绍、实验要求、考核方法
能力点:液气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方法
素质点:抽象概念和名词的理解
2
掌握课程学习方法
讲授演示视频
多媒体教室
液压千斤顶认知
知识点:液气压传动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工作原理
能力点:液气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方法
素质点:抽象概念和名词的理解
2
理解液压气动工作过程
讲授演示视频
多媒体教室
流体力学基本参数设定
知识点:帕斯卡原理在液压系统中的体现,液体粘性、可压缩性、压力损失、小孔和缝隙的流量、液压冲击和气穴现象
能力点:运用流体力学理解液压传动能力
素质点:科学严谨的态度
2
理解流体力学基本参数设定
讲授演示视频
多媒体教室
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选用
知识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分析
能力点:各元件的抽象理解能力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能力
素质点:科学严谨的态度
2
能正确选用液压动力和执行元件
讲授演示视频
多媒体教室
气泵、气缸选用
知识点:气泵气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分析
能力点:各元件的抽象理解能力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能力
素质点:科学严谨的态度
2
能正确选用气压动力和执行元件
讲授演示视频
多媒体教室
送料机构气动系统仿真
知识点:仿真软件、气动系统组成
能力点: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素质点:正确学习方法的养成,学以致用
2
熟练使用仿真软件
讲授演示工作计划
多媒体教室
2
任务2:方向控制回路装调
方向控制回路—自动连续换向回路设计与仿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