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写作能力
摘要:本文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结合初中生英语写作常见的表达受限、逻辑不清等问题,从词汇积累、文化融入、逻辑思维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四个角度,探讨通过系统性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助力学生突破写作瓶颈,实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写作教学策略写作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对英语核心素养进行了阐释,是新时代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导理念。写作作为语言表达的高阶形式,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然而,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语法轻思维”“重模仿轻创造”的现象,以及内容空洞、逻辑混乱、中式表达等问题。调查显示,73%的初中生在写作中难以准确表达观点,56%的学生缺乏跨文化视角。如何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突破写作教学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英语核心素养与写作能力的关系
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写作教学提供了系统性框架。
(一)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涉及词汇、语法、语篇理解和表达能力。语言能力是写作的基础,涉及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的准确运用。
(二)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不同国家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社会规范,避免文化误解。通过跨文化对比,可以丰富写作内容的文化内涵。
(三)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影响其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提升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使文章更具深度。
(四)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获取与整合等能力,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语言知识并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自主修改、小组合作、整合资源的习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共同构建学生的写作素养。核心素养影响写作能力,写作训练巩固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一)夯实语言能力,从“词句积累”到“仿写进阶”
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语言基础。然而,有些学生在写作时面临词汇贫乏、句式单一、语法错误等问题,导致表达受限。要实现写作能力的突破,首先要加强词汇的积累,在丰富词汇量的基础上,多进行高频词替换训练,通过同义词替换提升表达的丰富度,实现从“死记硬背”到“灵活运用”的飞跃。其次,让学生多进行句式训练,在正确运用S+V(主+谓)、S+V+O(主+谓+宾)、S+V+P(主+系+表)、S+V+IO+DO(主+谓+间宾+直宾)、S+V+O+C(主+谓+宾+补)五种基本句型的前期下,逐步从“简单句”过渡到“复合句”。加强改写句子的练习,通过使用定语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以及各种状语从句,提升表达的逻辑性、严谨性。引导学生把一个或几个普通的简单句改写整合为高级的复合句,并对改写前后的内容进行对比,纠正内容缺失、逻辑篡改等方面的问题。最后,进行仿写训练,选取教材或优秀范文中的经典段落,拆解其句式结构、用词逻辑、修辞手法,用自己需要表达的观点和主题替换原文,最后进行语句的梳理、逻辑的调整,提升表达的流畅度。
(二)培养跨文化认知,让写作有“灵魂”
在初中英语写作中培养跨文化认知,有意识地融入中外文化对比,既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又能让语言学习更有深度。可以比较中外不同节日习俗,例如春节和国外的新年,都注重家人团聚和分享美食,春节有贴春联和拜年的习俗,国外有赠送礼物的环节。也可以比较谚语传递的智慧,比如中华文化中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英文同样有“Adropofwaterinneedshallbereturnedwithaspringindeed”等类似的表达。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中西方经典影视作品,直观感受生活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差异。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思维品质,从“流水账”到“有逻辑的表达”
有的学生作文存在前后文衔接生硬、论点论据表达意思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个现象,可以先尝试指导学生用中文口头表述作文内容,若中文表达仍然混乱,则是思维问题而非语言问题,应让学生先搞清楚想要表达内容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等,使用5W1H(what,when,where,who,why,how)等手段梳理思路。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逻辑性连接词,如tobeginwith,moreover,consequently等。此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避免只批改语法错误,对作文中观点不清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