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地球科学解说与导览规范》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83.3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3.53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草案的编制任务由中国旅游协会提出,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相关规定启动,于2023年7月立

项(关于2023年第一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中旅协发【2023】

52号])。作为全国旅游行业的指导性标准,本标准旨在规范

地球科学场所的解说与导览服务,推动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

展。

(二)编制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大众科普需求的增加,地球

科学场所正逐渐成为集观光、教育和文化传播为一体的重要

场景。然而,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的、针对地球科学解说与

导览的专业化标准,导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游客体

验与行业形象。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

1.明确解说与导览服务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规范内容表

达与形式设计;

2.提升地球科学场所的服务质量,引导其融合科普教育

与社会文化;

3.推动行业标准化,为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及相关

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标准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地球科学相关旅游资

源的高效利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科学文化体验,并推动旅

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

要求,历经以下阶段:

1.立项

2023年初,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在调研基础上,

联合三明学院等会员单位,提出《地球科学解说与导览规范》

团体标准立项建议。经过中国旅游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论

证通过,中国旅游协会于2023年7月25日批准标准立项。

2.起草初稿

2023年8月-2024年4月,由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

组织,三明学院牵头成立起草组。按照团体标准的技术规范,

结合新形势、新技术条件下地球科学解说的新要求、新趋势,

起草组深入调研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武夷山、海南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丹霞山世界地

质公园等20余处地学旅游景区解说与导览系统调研,并开展

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系统调研,收集全国地球科学场所的服

务案例与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初稿。

3.研讨、征求意见

起草组于2023年10月、2024年5月在福建三明、北京组织

召开两次团体标准专家研讨会,邀请行业顶尖专家以及企事

业单位的代表对该标准初稿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标准

内容的完善。

(四)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由中国旅游协会归口管理,主编单位包括中国旅

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和三明学院。参编单位有武汉地学之旅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海洋大学

等单位。主要起草人包括石良、李想、李永良、李鑫等多位

专家。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工作内容见表1-1。

表1-1标准编写组成员及主要工作内容

序主要起

主要工作内容工作单位

号草人员

1石良标准起草与修改三明学院

2李想标准起草与修改三明学院

3李永良标准内容的审查和修改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

武汉地学之旅信息技术有限

4李鑫标准内容的审查和修改

公司

5李子康标准内容的审查和修改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

6陈宁璋标准内容的审查和修改泰宁县旅游管委会

7李江敏标准内容的审查和修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8王仕源标准内容的审查和修改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

设计有限公司

9张广海标准内容的审查和修改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一彩空间工程技术有限

10刘兴春标准内容的审查和修改